镇疆军

第四十七章 藩国叛乱(2/3)

  至少,在很多不满圣唐的西疆贵族和拥有着客吉特人血统的族群看来,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于是,他们又开始怀念起以前的主子。

    时间的力量太过强大,强大到足以把久远的仇恨洗刷的干干净净。

    西疆的某些番国势力陆续开始派遣密使,在私下里频频与突厥帝国联络,谋划着借助阿史那支斤的力量,能有朝一日摆脱圣唐的控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楼兰和疏勒两国。

    这两个国家很有意思。他们因为政治愿意和宗教差异而痛恨圣唐,但是他们更加痛恨的,是周围的邻居。因为西疆很多的在位的国王,并不像这两个家国主那样,强烈反对圣唐的统治。

    从客观的角度说,至少圣唐在帝都朝廷和都护府统帅这几个层面,还是对西疆各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尊重与爱护的。

    毕竟,历代先帝定下的国策就是如此,圣唐与西疆也相安无事的打了多年交道。除了少数骑在西疆头上作威作福的害群之马,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非得刀兵相见的必要。

    再说了,真要刀兵相见,你干得过镇疆军吗?

    这种追求和平的普遍心理,正是最令楼兰和疏勒感到不满的地方。

    人往往就是这样。

    当一个人想要挑战某种权威或者打破某种常规的时候,他最厌恶、最痛恨的,并不是权威和常规本身,而是那些仍旧坚持敬畏权威、遵守常规的其他人。

    所以,圣唐历821年新春来临之际,压抑了许久的楼兰国和疏勒国,终于在突厥的暗中支持下,再一次向圣唐举起的反叛的大旗,挑战整个西疆鬼漠。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家在回顾研究这段尘封的历史时,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叛乱爆发的时间。

    照理说来,西疆的冬季并不是一个发动战争的好时节。

    彻骨的寒风、漫天的飞雪,滴水成冰的戈壁荒原,任何一点对于大规模军事行动而言,都意味着难以估量的危险。

    可是叛军偏偏挑了这样一个时候发动攻势,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圣唐强悍的军力,同样也会被恶劣天气牢牢困住。

    除此之外,突厥铁鸽子军、鬼盟马匪,以及藏匿在西疆各地的叛党,通过前期的骚扰行动,极大分散了镇疆军和各国兵马的精力。

    于是乎,楼兰疏勒两国骤起叛乱,其发动事变的突然性,以及兵力方面的优势,立刻令镇疆都护府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当多伦的联军开始启程,准备向达坂集结进发之时,远在几百里外的鄯善国王城,冲天大火正映红了整个夜空。

    西疆百姓的苦难,刚刚开始。

    -

    楼兰王阿立克江把玩着“九星刃”,心中不禁暗自得意。

    这柄名震西疆的宝刀,通体由玄冥陨铁锻造,结合波斯著名兵器工匠的蓝焰淬火技法,轻巧坚韧、削铁如泥。

    刀柄上镶嵌着的九颗璀璨宝石,来自西疆九个大藩国,每一颗都流光溢彩、价值连城。

    九星刃原本是西疆王国联盟的信物,由九国国王共同推选的盟主所持有,极具意义。后来,圣唐接掌西疆,之前的王国联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九星刃则留在最后一任的盟主手中,代代传承下来。

    现如今,这柄神兵利器被阿立克江得到,仿佛冥冥之中自有神灵在眷顾,又怎么能不令他感到欣喜异常呢?

    阿立克江用拇指轻轻抚摸着刀身上的血槽,心里却都是昨天发生的一幕幕场景。

    他的亲舅舅——鄯善国国王尼兹,跪在阿立克江面前苦苦哀求,希望外甥能高抬贵手,放过自己。

    “你已经背叛了伟大的楠锦花神,也背叛了祖先英名。再也不配拥有这九星刃了!”阿立克江当众大声斥责尼兹,完全没有给老国王留任何面子。

    “孩子,我求求你,”尼兹老泪纵横,举着双手哭道:“看在你母亲的份上,放过我们吧。你喜欢九星刃,我可以赠送给你,完全没有必要让楼兰和鄯善大动干戈啊……”

    “哈哈哈,老东西,我不只是想要九星刃,我还想要你的王国呢。你一向心甘情愿的替圣唐人卖命,难道就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吗?”

    说罢,阿立克江挥动手中的弯刀,一下子插进了舅舅的胸膛。随着他的动作,周围的楼兰武士们也纷纷举着刀剑,扑向了跪满宫廷大门前的鄯善王族。

    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阿立克江母亲的兄弟姐妹、子侄甥女,都算是楼兰王阿立克江的血亲,然而在他看来,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鄯善王廷的突然陷落,顿时震惊了整个西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