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大改造

58.逃(2/3)

涎于兴汉富足的部族,也不时地聚众骚扰一下与之接壤的云中郡县。仗着自己骑众甚多,往往是突袭劫掠一下,等兴汉军到来时即呼啸而去。

    云中郡因新定不久;且所居大部分为鲜卑族,虽经王博大力迁涉流民前往,但短时内依然无法改变汉人和鲜卑人之间的巨大悬殊;再就是和南匈奴签订友好盟约,基于这三个原因,王博在制定云中过度政策时,就优先发展民生方面,军备方面只要保持日常稳定和外围警戒即可。所以现在云中郡除了云中城、咸阳、武泉驻守一定数量的玄武军外,其他地方都是由后备军来负责防守。

    对于匈奴人的背信弃义,负责驻守云中的陈到早就对此深恶痛绝,但无奈手中只有数千善攻的赤虎军,而且不少还是最近入选的。对于来去如风、抢个三瓜两枣就跑的匈奴人没有太好的办法,谁让青狼军都不在呢?每次闻警讯赶到时,却只有吃灰的份儿!

    有心将云中所有兴汉军力量全部集中,好好地收拾匈奴人一顿,又怕激起兴汉和匈奴人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影响王博之前制定的必须稳定云中的大局方略,从而辜负他对自己的期望。要知道兴汉军现在的主力正在攻略平城南北,很有可能和塞外一些实力强大的胡族部落发生冲突,如果陈到这时候再和匈奴人打起来,两线作战的话,对于新生的兴汉来说还是比较吃力的。

    有劲儿无处使、有气儿无处发的陈到,本来就略显阴沉的脸更加阴云密布,将一肚子的怒火都发泄在了将士操练上。一开始还不断擦拳磨掌、叫嚣请战的将校们,一看到陈到双眼又发出那瘆人的目光,就知道自家“冷面将军”的气儿又不顺,都识趣着灰溜溜的走了,心里却憋气的厉害。

    吾堂堂兴汉军多会儿受过这鸟气?这口恶气终于在数月后得到了它该释放的时候。

    兴汉军几乎是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将平城和雁门关这两处战略要地收入囊中,随即一边收拢安置幽冀逃难而来的流民,一边紧锣密鼓地在这片新收复的土地上展开大建设。

    数月间,平城、马邑、汪陶、剧阳、阴馆等一座座已荒废或处于半荒废的城池,以更为高大、坚固的姿态,重新矗立在大汉的北疆。以往荒无人烟、不见半个汉人的平城南北,已经变成了道路通畅、田地连片、牛羊欢叫的人间乐园了,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当中。

    进入秋冬季,也许是因去岁劫掠收获颇丰;或者是摄于兴汉军的威势;抑或是刘虞的威望太高……,反正塞外的胡骑罕见的再没有大规模南下,也让深受苦难的幽燕百姓享受了一个比较安详的冬季。也让本来准备迎接胡骑来犯的王博松了一口气,留下廖化驻守平城、吴桓率领狼枭乙队驻守雁门勾注塞,自己则领着大半青狼军和赤虎军一部返回兴汉城。

    还没在兴汉城待几天,也没有和数月不见的张宁、甄姜二美多沟通沟通,就被云中陈到一封接一封催命似的请战书,给搅的坐不住了,只好暗暗咒骂着陈叔至和她们道别,又踏上教训盘踞在五原、朔方的南匈奴人的征程中。

    一车车满载辎重的运输车辆,一队队鲜衣怒马、铁血萧杀的战兵,顺着宽阔平整的官道,快速地开往云中前线。所过之处,是兴汉治下汉人们欢呼雀跃的致意,和鲜卑人敬服羡艳的目光…。

    对这一天已忍耐了数月之久的陈到,一接到王博出征备战的命令,当着众人的面咧嘴直乐,让看惯了他阴沉严肃表情的一干部下大跌眼镜。谁知数天后并没有等到王博的到来,等到的是满脸横肉、兴奋异常的许褚,杜远率领着嘿嘿怪笑的狼枭丙队,以及万余青狼军和五千赤虎军,还有王博的军令:叔至领军,饮马乌梁素。

    陈到接到军令后,虽然对王博坐镇云中城当甩手掌柜的做法有些诧异,但更多的是对主公知遇之恩的感激。不过不善于言语表达的陈到,只是将这份感激按捺在心中,大手一挥,和众将商讨起出征五原、收拾匈奴的战事来。

    有了猛将和强军的助阵,陈到果不负众望,数十日间,青狼重骑在前、赤虎步军居中、青狼轻骑伴侧,两万大军沿五原境内大河一路向西,如推土机般碾压过去。稒阳、九原、五原、成宜…通通收入兴汉治下,一直达到西安阳才尊王博将令停下,将匈奴人赶往羌、匈、鲜卑等各族杂居的朔方郡,实现了王博饮马乌梁素海的战略目标。

    而早已在和汉人数百年大战中失去血性的南匈奴人,除了开始时与兴汉军激战一场,以大败溃散收场以外,剩下的就是望风而逃、逃、逃、逃……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吃得太多太快容易消化不良!面对群情激奋、战意正浓的兴汉诸将士,王博如是说。

    的确,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打过五原、占据朔方,以兴汉军眼下的赫赫威势,就算不是手到擒来,那也必定不用大费周章。但拿下朔方以后呢?

    朔方郡地处后套平原,面积比云中都大了近一倍,水流充沛,丰腴之极,自古以来就被北方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