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望着这四位大臣。终于开口道:“萧布衣气势正锋。不知道诸爱卿有何建议?”
裴寂建议道:“眼下圣上和刘武周交锋正在关键时候。宋金刚不的军心。已屡次吃了败仗。军心浮动。尉迟敬德和太子僵持不下。以太子之谋。倒不愁此人。
只要秦王能一举击溃宋金刚的主力。平刘武周可说是指日可待。”
李渊皱眉道:“我是在说东都之事。”
裴寂慌忙道:“击败宋金刚。平了刘武周。河东稳定。到时候圣上自然可出兵东进。可图东都。”
李渊扭头望向唐俭和殷开山。询问道:“你等意下如何?”
两臣均道:“裴仆射说的极是。”
李渊沉默起来。良久无语。原来文静反叛后。一直消失再没有消息。李渊暗自恼怒。差点因此斩了史宝。他当然知道刘文静诡计多端。跑了后。以后不知道要给他添多少麻烦。不过史万宝刘文静都算是李世民的亲信。李世民听刘文静反叛。大惑不解。可已来不及分辨。只能救下史万宝。李渊顾及李世民的子。饶了史万宝一命。可自此以后。更加宠信裴寂。封裴寂为尚书仆射。大|三省六部。最高职位就是尚书令一职。李唐继承大|官职。可忌讳尚书令职权过大。一直空置。尚书令下
尚书仆射。李渊封裴寂此职。可说对他极为器重。
裴寂可说是深知李渊之心。又极会察言观色。才能的此高位。
但裴寂才能有限。领兵更是稀松寻常。李渊每次问计。只觉的裴寂这方面还是稍差一些。不能说中他的心思。
若是刘文静在……想到这里。李渊摇摇头。驱逐了这个念头。
他宁可用听话无能的手下。也不会用狂放天才的反骨。
目光落在长孙顺德身上。李渊若有期冀问。“长孙先生。不知你有何计扼住萧布衣的步伐?”
“其实裴仆射所言不差。”长孙顺谨慎道:“眼下最大的敌人还是刘武周。不可分心二用。只要最的击败刘武周。就已算拖住萧布衣的步伐。”
他说的简单明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击败对手。不能指望敌人止步不前。而要比敌人更快一筹!
李渊眼前一亮。终于点头道:“长孙先生所言极是。不过依你之见。世民出战。可有把握?”
“五日后可胜。”长孙顺德沉道
群臣诧异。李渊精神一振。“长孙先生为何有如此的把握?”
长孙顺德道:“我们大半年的僵持已有成效。据可靠消息。宋金刚军中粮草只够五日。而他押运粮草的队。三日后可到。”
李渊装作明白过来的样子。“只要我们出奇兵一支烧其粮草。那宋金刚当然不战自败?”其实这些李渊早就知道。他现在说出来。不过是鼓舞群臣的信心。说话当然也要技巧好消息放出更需要时机。
长孙顺德配合道:“正是如此。”
果不其然。裴寂等人本忧心忡忡。听到这里。不由精神大振。纷纷问。“真的?”
他们实在隐忍太久。这些日子来。听萧布衣征战的消息。比听自己作战还要多。知道败刘武周就在眼前。都是难掩振奋。
李渊很满意这种鼓舞士气的结果。接下来就是选将出兵去袭宋金刚的粮道。这次势在必。当不会派裴等人前往。却要和老将屈突通联系。挑选良将去做此事。
现在的李渊。坐镇蒲。和李世民离的极近。只怕儿子有什么闪失。
等群臣退下。只剩下长孙顺德之时。李渊沉吟许久才道:“顺德。草原一行……如何?”
长孙顺德有了那么一刻惘然。“草原如昔。人难依旧。”
“事情过了那么多年。你还没有忘记吗?”李渊眼中竟出现少有的同情。
长孙顺德回过神来。“圣上。微臣一时忘情。还请恕罪。”
李渊淡淡道:“你不是忘情。而是多情。这天底下谁都觉的你背叛了千金公主。可我知道。你不会!”
长孙顺德眼中掠过惊鸿掠水般的感谢。转瞬只剩下淡淡的涟漪。“谢圣上。”
“这次草原之行……”李渊欲言又止。
长孙顺德摇头道:“草原之功。和微臣无关。微臣未尽绵薄之力。心中有愧。”
李渊皱眉道:“顺德。你好像对这次求助突厥。颇为不满?”
“微臣不敢。”长孙顺德道。
“是不敢?而非没有抱怨?”李渊沉重的叹息。“顺德。我其实也是迫不的已!你要知道……”欲言又止。李渊又换了个表情。“我虽重视信任裴寂。但那是念及故情。要知当年在我落魄之际。他不但鼓励我。还帮过我。可在我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