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第三百四十章:黑云压境,琅琊王敬(1/5)

    正月十九。阑

    足足持续了近两日之久的冰冷雨水。

    在数不清的燕地百姓苦苦哀求下终告一段落。

    时近巳时。

    沮阳城上空依旧阴云密布。

    阵阵呼啸寒风时不时地呼啸于大街小巷。

    宛如厉.鬼哀泣般直惊的人头皮发麻、心神难宁。

    灯火通明的承运殿偏殿书房内。阑

    许奕手指泛白地紧握着手中茶盏。

    低垂着眼睑一言不发地端坐于太师椅之上。

    在其身前。

    杨先安脸色煞白,不断地擦拭着额头汗珠。

    口中则不断地禀报着自两郡十七城传来的消息。

    「沮阳城、居肃城田野积水严重,恐颗粒无收。」

    「各大世家已组成人手向外排水。」阑

    「城外洋河各支流现已水满为患。」

    「孙郡守恐洋河各支流难撑,现已调集衙役、郡兵、民夫共计八千余人奔赴洋河各支流。」

    「而其本人则坐镇于沮阳城南城门与各大世家家主相商。」

    「桑干河上游水流湍急,恐有决堤风险。」

    「雊瞀、潘县、下洛三城县令共征调三百余衙役、一千二百余县兵、三千余民夫。」

    「联合三城乡老组织起来的千余名青壮,共计六千余人。」

    「现半数于雊瞀城上游口加固堤坝。」阑

    「另有半数则忙碌于疏通潘县下游河道。」

    「广宁城平和镇受大雨影响发生泥石流灾害。」

    「大半个镇子遭受波及。」

    「截止探马来报时,已造成三百余人身亡,另有近千人下落不明。」

    「广宁县令已调集全部衙役、驻兵近五百人,并征调五百余民夫全力营救。」

    「渔阳郡安乐、狐奴、潞县、平谷四城昨日申时雨水停,亥时天降鹅毛大雪。」

    「截止子夜前后,积雪已没过半个车轮。」阑

    「......」

    「现除前往渔阳泉州、武清二城探马仍未归外,余者皆已归。」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杨先安顿住早已潮湿的手臂,深深拱手行礼道。

    话音落罢。

    许奕依旧紧握着手中茶盏,低垂着眼睑一言不发地端坐于太师椅之上。

    好似仍未从那接连不断的坏消息走出。阑

    早在正月十七日电闪雷鸣、风雨初降时许奕便已然预料到燕地恐遇天灾之害。

    甚至于。

    其已然为接下来应对天灾做足了准备。

    但其万万没想到。

    率先到来的天灾并非那预想中的倒春寒。

    而是雨水!

    准确而言是一场燕地百年不曾一遇的雨水。阑

    现如今摆在其眼前的最大难题并非沮阳、居庸二城田野间的积水,乃至于因积水所造成的河流满溢,庄稼颗粒无收。

    更非安乐、狐奴、潞县、平谷四城所遇的大雪压境,以及因此所造成的庄稼减产,甚至于颗粒无收。

    而是桑干河!

    那桑干河乃是海河重要支流之一。

    因其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更是经常淤堵。

    中下游更是因此时常发生水患。

    其自雊瞀城入燕后,途径潘县、下洛二城,至沮阳城外与洋河汇流。阑

    出上谷郡后遂形成永定河入渔阳郡。

    若是位于雊瞀城内的桑干河出现问题。

    恐瞬间便会席卷雊瞀、潘县、下洛三城之地。

    直接或间接造成三城十余万百姓损失惨重。

    更甚至于。

    极有可能波及洋河。

    使整个燕地瞬成一片汪洋。阑

    归根结底。

    这场百年不曾一遇的大雨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现如今的上谷郡内当真是处处皆积水。

    但偏偏。

    今年的河道清淤尚未开始。

    而历年的河道清淤又因世家大族、豪强乡绅的藏匿人口等诸事。

    直接导致应征徭役与实征徭役数量大相径庭。阑

    从而导致历年的清淤一事向来不尽人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