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围困汴梁城(3/3)
方的矛盾逐渐尖锐起立。
士兵们之所以到处抢劫,这就暴漏了张叔夜最大的短板,那就是文官出身的他熟读兵书,率军出征的确是有一套,可是在治军上就略显不足了,一句话‘慈不掌兵’,他的威严不够,镇不住下面的骄兵悍将。
之前张叔夜带兵的时候,正值大宋国力鼎盛,文官骑在武将头上,武将们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乖乖的听张叔夜的。再后来就是著名的孟津之战,战略指挥使张叔夜的确是有一套,谋略甚至不在大汉天子刘正龙之下,但毕竟是文官,缺乏杀伐果断的霸气。军队数量上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军队中士气高昂,看起来是战力充足,没有半点危机。
金军围城,没有进攻,反而比进攻带来的震慑力更大。每天都有巨型投石机往城投投掷宣传单,主题内容只有一个,如果不投降,那么城破之日,就是屠城之时,城中所有人都会被屠戮殆尽,一个不留。
震慑的不是宣传单,而是城外那座十几万颗头颅堆起来的京观,那可是城外的厢军,义军的头颅,这种震撼力让城中的宋军难以承受,士气低落不说,军纪开始涣散。。
心理战,这一仗金军打的漂亮,对于这个局面,张叔夜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他不怕金军攻城,反而对这种心理战显得无能为力。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功勋世家对大宋军队影响有多大,下面的将官几乎都和功勋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掌兵的是刘正龙的话,尽管也是文官,可是由于功勋世家的关系,将官们一定会带好兵。当然了,带不好兵的话,脑袋就保不住了,刘正龙的杀伐果断,那不是张叔夜这个知府出身的文官可比的。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