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第313章 多尔衮皇姑屯用兵 6000字大章(3/4)

br>    但是尽管如此,满达海、岳乐等这一帮小年轻仍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一帮老家伙都被林毅打怕了。有那么恐怖吗?说到天上也不会相信,大明的军队野战能够赢得了他们八旗的军队,林毅的本事再大,还能一手遮天不成?他战败过这个,杀过那个,那是没有遇到本贝勒!

    因此岳乐说话了:“各位王爷,说了半天,山海关一战林毅还是以奇技淫巧取胜,不就是几杆火枪吗?红衣大炮我们都有,何惧他几杆火枪?岳乐不才,愿意率绿营攻打山海关,如果不胜甘当军令!”

    这是什么场合?估计也只有他敢说话,也只有他敢这么说。换个别人多尔衮、豪格、鳌拜等人早就震怒了。

    因为岳乐这番话的意思,表面上是主动请缨,其实就是认为多尔衮这些人全都是笨蛋,饭桶,废物。

    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多尔衮、豪格、鳌拜、吴三桂、孔有德,不管是鞑子还是汉奸,哪个不是叱咤风云之辈?那可不能走起一方风云?

    但是岳乐敢这么说,也不完全是吹牛。

    岳乐是努尔哈赤货真价实的亲孙子,一点假都不掺,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的第四子。

    重要的是这个岳乐,现在还不满19岁,但是张弓搭箭,跨马轮刀,在大清的这些王公诸子、亲王贝勒之中,包括蒙古鞑子的王孙公子在内无人能及。尤其是他的飞刀百发百中,年纪轻轻就有人给他送了个外号,叫三手大将。

    肃亲王豪格非常器重他,多尔衮也想拉拢他,孝庄皇太后也特别喜欢他,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掌握了绿营兵大权的原因,更是他膨胀的本钱。

    这时满达海看到摄政王多尔衮还在犹豫不决,他也挺身而出,躬身施礼:“王爷,属下愿随岳乐贝勒一同攻打山海关!”

    满达海今年才22岁,但是别看年轻,他跟岳乐一样,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精英,他是礼亲王代善的第七子,也是努尔哈赤正宗的孙子,能征惯战,屡立战功,参加过锦州大战,松山和塔山会战,打败过洪承畴和吴三桂,19岁就被封为辅国公,后来擢升为都察院承政。

    如果不是林毅的穿越,也就是说按照原来历史的发展,大清入关之后,他还杀败过李自成。

    因此无论是地位出身,还是论功勋实力,满达海都不刺于岳乐,他现在是贝子。相当于汉人的王侯,在他这个年纪被封为王侯,足见其不俗。

    这种场合也只有他们俩敢插话,其他的像什么索额图、锡翰以及蒙古的那些王公贝勒,连个屁都不敢放。

    虽然这两个年轻的贝勒贝子比较狂妄,但是摄政王多尔衮一点也没有恼,相反他很欣慰,他欣慰的是他们爱新觉罗的家族还有这么多血性的人物,现在他们大清需要的就是这种战斗血性。

    这两个人几斤几量他心里有数,因此他看了看豪格,豪格会意地点了点头,多尔衮又看了看吴三桂和孔有德,两个人也微微的带着欣赏的目光笑了笑,不置可否。

    多尔衮刚要表态,突然报事的从外面跑进来了。

    “报告摄政王爷,林毅率领大队人马已经出了山海关,向我们这边来了。明军有八万人马的样子,离里30余里。”

    “哦?”这一下包括多尔衮在内,在场的人无论是满洲鞑子还是蒙古鞑子还是汉奸,全都豁然而起。

    相互看了看,除了吃惊之外,全都是满脸的怒容和仇恨,都是这样的表情:

    “他还敢出关攻伐我们?”

    “他真以为自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那我们就在野外摆开战场,跟他决一死战,以报山海关之仇,以雪兵败之耻!”

    岳乐和满达海更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

    多尔衮立即铺开了地图,看看这一带的地势。

    豪格,吴三桂等人很快围了过来,他们立即定下了一个方案,要背靠大山,在山前面的一片辽阔的空地上,这一片空地叫皇姑屯,与明军一决雌雄!

    这个皇姑屯与历史上东北王张作霖的专利列被炸殉身的那个皇姑屯不是一个地方,那个皇姑屯在沈阳,而这个皇姑屯在山海关外几十里的地方,相差了好几百里。

    摄政王定下来作战方案之后,在场的鞑子和汉奸全都纷纷摩拳擦掌,一听说与明军要在野外决战,一个个都来了本事,豪格、鳌拜、岳乐、满达海、吴三桂、孔有德、索额图、锡翰、铁里、达达赤尔等等,纷纷请令打头阵。

    多尔衮相对来说比他们沉稳,眼珠转了转,开始分兵部将,排兵布阵。

    第一只令他就是派到了岳乐和满达海的头上,让他们俩率领2万绿营兵,上前抵住林毅的部队,让他们不得前进。

    怕他们绿营兵人单势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