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段

正文 第二章 桓帝和宦官、士族、外戚(3/5)

~

    为什么外戚得势时没士大夫的权力?外戚失势时也没他们的位置呢?很多士大夫都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寻找答案以图东山再起,来实现自己的抱负。终于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们猛然发现了问题的答案!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写了一封不怕砍头的奏书。东郡白马县令李云上书汉桓帝刘志,还故意不粘封口,同时还抄录了三个副本,分别送到三公府上!

    那么根据写信惯例,信是要封的,为了隐私和保密,有时候还要在信封上写明由***亲启的字样。这个李云不粘封口,就是不怕信给别人偷看,特别是给皇帝传信的宦官偷看。还将副本送到三公府上,只能说明李云写这封奏书,就是想要起到广告效应,所谓天然超能皂粉,不伤手的立白,广告宣传的在中国的社会里作用让很多商家绞尽脑汁,不同的是现代的广告要掏腰包花银子,在李云哪里,这是个免费就能让央视在黄金时段播放自己的广告的东西!说白了,他就是出来炒作的,但是这个炒作不是像某某明星离婚分手费太多破产那样的代价,这个炒作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事实上,李云不是为个人出名而炒作,而是为一个远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孔子一生的梦想——礼仪治国,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等等!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要想国家稳定、天下平安,只要搞定两种关系就行了:君臣的社会关系、父子的伦理关系。

    然而当今的汉朝,君不君、臣不臣。君常被劫持,臣常越位行事,搞得天下全乱成一锅粥。如再不拨乱反正,国将不国矣!”李云说:“当年大将军梁冀专权霸道,获罪而死,不过是主人杀了一个管得太多的家奴罢了,但是现在,密谋诛杀梁冀的身上少了男人的某件东西的那些货色们,竟个个封了万户侯,这事要传到地下,恐怕高祖刘邦都要起来骂娘了…”奏书的最后,李云点到了重点:“现在官位制度全乱套了。一些邪门小人靠着马屁功就能鸡犬升天,难道皇帝您眼睛都瞎了吗?”

    “这是什么东东,什么鸟意思?摆明就是来找事的!”刘志心里一股莫名的怒气,几乎要气晕过去,只见他气抖的身体颤巍,手里的奏疏被狠狠摔到了地上,跳起来大叫“来人,把李云给朕拿下”一个小小的县令,要拿下是很容易的。但刘志却杀鸡用了牛刀,以捉拿梁冀的待遇,派出太监警卫部队,浩浩荡荡捉了李云,关进北寺监狱,同时让常侍管霸跟御史、廷尉组成联合法庭,准备审讯审判这个不知好歹的李县令!“让你话多,让你气朕,有你好果子吃”。

    联合法庭,不仅提升了级别,更防止了别人干涉。换句话说:哪个人被抓了,上面要说组成联合法庭审案,多数是逃不掉砍头的了!刘志此举就是要告诉以李云为代表的那些想闹事的士大夫:你们能把狗拿耗子,朕自然就能多管闲事!敲山震虎,这一招可能让刘志暗地里很得意,哥终于会用计谋了,杀鸡给猴看,效果应该不错。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想吓唬的人,并没有被吓住,又跳出一个不要命的人说“只抓李云一个算什么?干脆连我也一起抓了吧”,呵呵,牛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比那12306上的黄牛可是牛多了,这位仁兄是何方圣神啊,定睛一看,却是弘农郡的五官掾杜众,五官掾是郡政府的军事官,就像孙悟空当了弼马温,不同的是悟空当初并不知道这官特别低,而杜众知道这个官特别低,这么低级别的一个人,怎么胆子就这么大呢?刘志真的想不明白,是因他被气晕了头,他下令立即逮捕杜众,送给廷尉处理,准备两个人一起拉出去砍了!

    刘志啊,其实根本就不了解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臭毛病,认死理的臭毛病,他根本就不会用也没想着去用这些知识分子。就当刘志准备砍这两个人的时候,又有几道奏书飞到刘志的御案前,这些奏书都是替李云求情的,这李云名气小,可眼前这些奏书的作者,一个个都大有来头。

    第一个是大鸿胪陈蕃,他说:“李先生说得是有点过,伤害了您,但他本意还是好的,是为国家好才斗胆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当年高祖曾忍周昌,成帝也赦朱云,如今您却受不了李云的这一点冒犯,我担心后人会对您非议,说是挖心事件重演”

    挖心事件,指商纣王挖叔父比干的心。比干忠心耿耿,落得如此下场,后人无不寒心…

    这刘志刚读完陈蕃的信,又有三封信送来了,分别来自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拆开一看,他们上奏也只有一个目的:请万岁赦免李云。

    这个时候,刘志才明白:“哦,原来这个李云后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啊,这李云只不过是冲锋在最前面的敢死队员啊”,想到这里,刘志杀心顿起!奶奶的李云已骂我瞎了眼,陈蕃又讽刺我挖人心,敢情在你们这些士大夫眼里,我成了商纣王了?非得给你们点颜色看看。

    很快,皇帝陛下下达圣旨,旨意:陈蕃、杨秉二人以大不敬罪罢免,沐茂、上官资二人扣工资。

    这时,管霸来见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