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段

正文 第四章 清议和党锢(二)(3/5)

把各地的读书人都拉到他团队里,互相吹捧,评论时事,抨击政府,借以影响社会舆论。

    宦官们学高明了,他们不但找到了知识分子的死穴,也找到了皇帝陛下的死穴,皇帝事最怕大臣拉帮结派的,他们知道“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里”这一套已经不太好使了,因为上一次皇帝就没有怎么追究。

    牢修义愤填膺,添油加醋,太监们则火上浇油,很快老板就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因为这一次的罪名是拉帮结派,威胁到了自己的江山,刘志举起了刀,而且就准备往下落了。

    “将这些乱党分子都抓起来,通告天下”,刘志下诏。

    然而刘志没想到:这时有一个拦路猛虎,把他的诏书被退回来了!大家可能不知道,汉朝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府,都在陈蕃的控制之下,皇帝的诏书是必须先下给三府的,可到了三府,陈蕃就将诏书全部退回去了,并告诉刘志“您抓的,全都是天下的名士,他们对国家忠心耿耿,即使犯罪也应宽恕,可您给他们定的罪名模糊不清,我们不同意!”

    奶奶的!忘了这陈蕃也是士大夫集团的!刘志火更大了,好啊!看你们的力量大,还是我的绝招狠?

    这次他不用三府了,直接派人去抓人!

    得了皇帝的命令,就像明朝时候的恐怖组织锦衣卫、或者老蒋手下的保密局一样,这些特务们行动迅速,没用多久,包括李膺、杜密、陈翔、陈寔、范滂等知名人士在内的二百余名大学生及高官被抓了起来,没用抓到的那些,悬赏通告,全国通缉。

    陈藩见此再也忍不住了,他再度上奏,当然语气很委婉:“陛下,您要克制啊,不要发怒,那样对身体不好,等等……”

    “明天卷起铺盖滚蛋”!陈藩这次接到的回信就这一句话。

    轰走了碍手碍脚的太尉陈藩,又抓了那么多所谓李膺的党羽,刘志对自己的铁腕颇为满意,“朕要告诉你们所有的人,这天下是朕的,是朕一个人的,朕说了才能算”。

    “皇帝您抓了那么多人,怎么不来抓我呀,我也是著名的乱党之一啊……”,这是哪里跳出来的孙悟空?刘志看了一下信的结尾署名,度辽将军皇甫规,刘志笑了,“呵!这哥们,呵呵呵……”刘志觉得好笑,笑完之后,便将这份信扔在了垃圾桶里不管了。

    说说这位现任度辽将军皇甫规,当年梁冀嚣张时,皇甫规跟梁冀对着干;梁冀倒后,皇甫规又跟宦官们对着干。正因如此,宦官把他打倒过,后来是以张凤为首的300多名太学生集体上访,替他求情,才被放了出来。

    不过,皇甫规的特长不是跟这些娘娘腔没长胡子的阉人做斗争,而是跟边境乱民斗。所以在汉朝人眼里,包括士大夫们在内,皇甫规是‘凉州三明’之一的名将,而不是名士。

    他本来就没有心情做个这将军,之前辞职报告没被批,自己做的合法违规被别人看穿,心里就一直等着机会。然而这一次,机会来了,看着文人士子和皇帝太监你来我往,文人士子因为榜上有名而天下闻名,竟然让这位将军有了一丝丝的失落感,他很想再刷一次存在感,怎么样刷存在感呢,不像现在,有微博、有快手等等,那个时候,他觉得最好的机会就是借助文人是大夫,他也想在文人是大夫的榜上留名……

    皇帝可能以为他是闹着玩的,但是皇甫规可没有开玩笑,他寻章摘句,凭借着良好的逻辑把自己归为“乱党”。

    但是刘志不糊涂,没有被忽悠到,他知道这位皇甫的病根就是不愿意干工作,想辞职,现在有民变四起,只有他才能镇压,所以任凭皇甫规怎么承认自己的罪行,刘志充耳不闻。

    皇帝动了杀机,手起,刀就要落了,首先盟主的刀落向了成瑨、刘质二人。天下为他们感到惋惜。

    盟主杀了这两个人之后,突然间好像手有点软了。于是他又暂停了手。

    再说进了监狱的文人是大夫这边,他们一直再想办法出去,外面的人也在想办法救他们,为此太尉陈藩丢了乌纱,还有谁能劝得动皇帝呢?

    要知道,没有盟主的命令,牢房外面又有N个东方不败把守,想解救牢里的人确实没有那么容易。然而,世界上的任何困难事儿,总会有人又办法解决,超过人类极限的珠穆朗玛峰总还会有人去挑战,正派中人也不乏人才,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有一个武林高手出场了,这位仁兄就是前面提过的,大学生领袖之一,贾彪!

    说起这位哥们,当时的官不大,相当于个县长级别吧。可能当时没有人能相信,一个县长级别的芝麻小官,有什么神功,能将200多人从皇帝哪里救出来?你还别不信,人家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可以说是很漂亮。不得不说,以搞学术著贾彪毕竟没有像很多读书人那样成为木讷的书呆子,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智慧。

    他的做法是:找了两个人,两个能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