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

第九十三章 平价超市(1/2)

    自从唐奇回到大汉以后,时不时就会弄出点东西让刘彻惊喜。

    让刘彻不止一次的感慨,当时拼着不要脸也要把唐先生“运”回长安的决定,真是他人生中做得最对的事情之一。

    然而就算刘彻自以为已经知道了唐奇的神奇,唐奇每次弄出来的事情,还是能不断刷新他的三观。

    比如说现在。

    黄豆竟然能够出油?!

    是他想的那个“油”吗,没有弄错吧!

    平阳公主早有准备,急忙把油碗呈了上去。

    因为马车颠簸加一路飞奔,半碗油此时只剩下三分之一。

    平阳公主的身上,更是到处都是油渍。

    但此时根本没人在意。

    刘彻小心的接过碗,就像是捧着价值万金的宝贝。

    嗅了嗅,惊喜道:“果然不是肉油的味道,这清香朕从来未曾闻过!”

    “先生的仙术果然都是利国利民之器,和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炼丹害人的道士截然不同!”

    唐奇翻了个白眼。

    把科学技术和炼丹相比,根本就是对科学的侮辱!

    至于仙术不仙术的,已经没力气再去辩驳了。

    爱仙就仙吧,你是皇帝你老大。

    “砰!”

    刘彻猛地把碗放下,溅了满桌子的油:“此法能活万千百姓,当令地方官员昭告天下!”

    “等等!”唐奇立即打断,“不能这么办!”

    平阳公主竟也和唐奇同时开口:“陛下三思!”

    刘彻茫然:“如此利国利民的法子,如何不能昭告天下?”

    平阳公主犹豫的看向唐奇,似乎是担心抢了他的风头,会让他不高兴。

    唐奇风度翩翩一拱手:“公主先说。”

    自己出的风头已经很多,也不差这么一个。

    何况有些话说出来,就注定会得罪许多既得利益者。

    既然天子的姐姐愿意出头,当然乐得愿意。

    平阳公主松了口气,郑重道:“请问陛下,为何会觉得黄豆制油之法利国利民?”

    “这还用问?”刘彻疑惑道,“自然是因为黄豆常见,此法若是推广出去,天下百姓都能吃得起油。”

    平阳公主又问:“等黄豆制油的消息传出去后,陛下以为,黄豆还会‘贱’下去吗?”

    “如何不会……不,皇姐说得对。”

    汉武帝到底是汉武帝,被平阳公主冷水一泼,也很快反应过来。

    黄豆之所以贱,是因为其好养活,且没啥经济价值。

    富人和权贵不屑于种,才让贫民百姓多了种能够饱腹的口粮。

    若是天下人都知道黄豆能够制油,且不说油价是不是会降下来,豆价却会实实在在上升。

    但却不代表种植豆子的百姓能够获利!

    为了争夺卖油的暴利,地主豪强们甚至会禁止民间吃豆,转而将黄豆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收拢起来。

    再炼制成油,继续高价卖给民众!

    到时候地方上官商勾结,百姓们不仅没法吃上便宜的好油,甚至连豆饭都不一定能够吃得起了!

    别以为不可能,欧洲能发生羊吃人,大汉有“豆吃人”又有何稀奇?

    实际上,自从淮南王刘安搞出豆腐和豆浆后,豆子的价格就已经上涨了不少。

    到时候刘彻即便想管,但官官相护,加上天高皇帝远,又如何能管得过来?

    最多也就只能让长安百姓不遭殃,再远的地方,官员豪强要蒙蔽圣听何等容易。

    贱民们,莫非还想上京找天子喊冤不成?

    只怕是到时候,贪官和豪强赚得盆满钵满,离长安远一点的百姓,却连黄豆能榨油都不会知道!

    等大错铸成再去弥补,届时围绕豆油已经生成无数紧密相连的利益集团,再要撼动就很难了。

    “若非皇姐提醒,朕差点犯下大错!”刘彻苦笑道,“实际上,光是红薯和土豆的推广,就给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原因也很简答,地方上不愿意。

    粮食要真多到连穷鬼都能吃饱的话,粮商怎么活?

    还怎么操纵粮价,赚取暴利?

    靠粮商资助才能享受锦衣玉食的官员们,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同意推广红薯土豆?

    即便明面上碍于大义不敢反对,在实际操作层面下点绊子,甚至挑动不知真相的百姓闹事,又有何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