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

第510章 赢得天下名(2/4)

李总帮忙解决。”

    李云海双眼一亮,心想这是给我送订单来了?

    四海集团之前帮过梁伯年,现在送一个订单给李云海,也算投桃报李。

    李云海笑道:“办公设备?那是我的长项啊!不知道你们要采购哪些设备?”

    梁伯年伸出手,旁边的一个青年男人,立即恭敬的将一份材料放在他手里。梁伯年接过材料,递给李云海。

    李云海展开来一看,内心狂喜。

    皖省这次要采购2万台电脑,2000台复印机,1万台打印机,还有1000台打字机。

    这是一个高达几亿元的大订单!

    梁伯年笑道:“李总,我省之前受灾,承蒙你的帮助,这才顺利度过难关,现在我们需要大量的办公设备,又来麻烦你,真是不好意思。请你帮个忙,帮我解决这个采购单吧?报价方面,请你一定要给我们最大的优惠。我们是穷省,每一分钱都是专款专用,我们是能省就省。”

    他明明是要回报李云海的情义,却说得好像李云海在帮他的大忙,足见此人的情商之高。

    李云海当然喜出望外,当即报了一个最低的价格。

    梁伯年他们能来这里下订单,之前肯定也做过相应的市场调查,知道市面上其他品牌的报价。

    他们看到李云海的报价后,便知道这的确是实价,于是不再讨价还价,痛快的答应下来。

    谈到分款方式时,李云海一再强调,公司采取先款后货的交易方式,这是公司的规定制度,谁也不能破坏。

    他还真有些担心,皖省能不能支付这么大的一笔采购订单?

    毕竟皖省刚从灾疫中走出来。

    不过李云海明显是多虑了。

    那么大的省,怎么可能没有钱?

    只不过每一笔钱,都是有专项用途的,即便是梁伯年,也不能随意挪用其他项目的资金。

    梁伯年笑着说道:“李总,请你放心,这笔资金,是中央拨下来的专项资金,只能用来采购办公设备,实现办公现代化。钱就放在专用账户里,我们回去以后就签字拨款。”

    李云海哈哈大笑,和梁伯年愉快的签订了合同。

    梁伯年潇洒的签完字,说道:“李总,我们晚上略备薄酒,还请李总赏脸一起喝杯酒吧?”

    “好啊!你们远来是客,今天这餐饭,理应由我来请。”

    “不不不,必须我们请客!李总对我们省里的帮助,我们铭感五内,一直思谋报恩呢!我听说西州的玉楼东还不错,咱们就约在那边吧?”

    “可以。”

    梁伯年和李云海握手离开。

    李云海把赵金平、沈秀兰喊了过来,交待他们跟进梁伯年的这个订单。

    沈秀兰惊喜的道:“这个订单很大啊!有四、五个亿呢!”

    李云海道:“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梁伯年给我们这个订单,就是来报恩的。”

    沈秀兰笑道:“还是你厉害,我当时还阻拦你,不让你捐太多的款,现在看来,你捐款是正确的,赢得了天下人的口碑!”

    李云海道:“你说对了,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援助灾区,等于是在全国广交朋友,等灾区缓过劲来以后,他们肯定会给我们一点回报的。最重要的是,四海集团的品牌打响了。”

    这也是沈秀兰最敬佩李云海的地方,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出神入化。

    皖省开了个好头,其他接受了四海集团救援的省市,也相继拿出了诚意来。

    苏省随即派人过来,也带来了一个高达四亿多元的办公设备采购单。

    其他各省也相继给四海集团带来了或多或少的订单。

    四海集团赢麻了!

    连续接到了近20亿的订单!

    最近全国各大报纸上全是关于四海集团和某某省市合作的新闻。

    本省的采购单,之前已经被李云海挖走,暂时没有更多的采购计划。

    和四海集团出尽风头相比,康柏公司却无比的沉寂,没有捐一分钱的款,仿佛这场千年难遇的水患和他们毫无关系。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姿态。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这家外资企业的态度,在报纸上撰文质疑康柏,想赚华人的钱,却不想担负任何企业责任。

    无奈人微言轻,这个记者的文章,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

    其他媒体和康柏方面,全部保持了沉默,没有转发,没有回应。

    话题自然沉没不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