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降临

章节目录 第七十四章 礼部(2/3)

   “正体字?”

    “是啊,我们的先辈刚去海外,为了复兴大明,他们翻译了许多西洋书籍,学习炼钢造炮、造船练兵,期间需要大量书写文字。但许多汉字笔画太多,过于繁琐,工作学习极为不便。所以先辈们从历朝历代文人书写的草字中,挑选出一批简化字,作为正体字,取代繁体字,你这些正体字书写方便多了。”

    胡夤有些憋不住,“权监国大人,我觉得这些被简化掉的繁体字代表在华夏文明的精髓,比如这个义务教育的‘義’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一便知,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之意。”

    “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这种繁琐的写法,让人难以学会,而‘义’字只有三划,很方便写作,再说这种简化写法,古已有之。”

    黄式三认真的了,点头说道:“仔细来,这些正体字老夫全都认识。”

    “这正体字只有一个‘帘’字是创造出来的,其余每一个字皆有出处,只要是饱学之士,辨认我们的正体字,一点儿不难。”

    “但是~”胡夤还想说些什么。

    “没什么但是。”黄式三把他拦住,“识繁用简,人之常情。满清入关之前,文人雅士也大都喜欢简化书写。”

    “是啊,自从鞑子搞出一部康熙字典,人们才不得不使用这种繁体字。我们虽然强制推行正体字,但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书写篆刻等休闲娱乐的时候,仍可照常使用繁体字。”

    黄式三开始翻手上的方案,黄以周和胡夤伸长脖子站在他身后一并观。

    丁於菟在一旁给他们详细说明,我们准备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目前计划在大明实际控制区域内实现强制性的幼儿、小学义务教育。

    也就是说每名幼儿在实际年龄到达五个标准年后,就必须参加幼儿教育班。幼儿班分大、小两个班级,第一年小班、第二年大班。

    幼儿教育完毕后随即转入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分六个年级,从7岁开始一直教育至岁。

    小学毕业之后,根据学习成绩及本人兴趣爱好转入相应的中学,接受文科、医科、工科、理科等方面的教育。

    中学共分四年教育。专门培训大明现在急需的测绘、翻译、医学、教育、造船、炼钢、机器等各个方面的人才。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强制性的。大学教育为四年,从中学毕业生中择优选拔人才,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完之后,黄式三有些疑惑,“科举呢?大明难道已经取消科举。”

    钱水廷是这制度的始作俑者,他耐心的解释到,“我们也有科举,我们的科举就是入仕考试,官职有缺的时候,就发榜广而告之,然后进行考试,择优选贤。至于秀才、举人等功名,我们把他们改为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

    “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果你每门功课都是优良之上,可以写一篇学位报告,申请秀才学位,如果通过审批,将获得文科秀才学位、医科秀才学位、工科秀才学位等等。”

    “举人和进士呢?”

    “大学里有研究生院,秀才可以通过考试,可以进入研究生院攻读举人学位;进士也是一样,举人可以通过考试在研究生院继续深造,攻读进士学位。最后经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相应的举人、进士学位。”

    听了之后,黄式三等人有些发晕,“为何如此修改?”

    云澜脱口而出,“为的是与时俱进,不让西色目人走到我们前头。”

    “此话怎讲。”

    云澜一脸正色,“西洋大兵舰经常在定海洋面上活动,你们一定不陌生吧!在英国,营造这样一个大兵舰的总师,必须在西洋大学深造六年之久,获得相当于我们举人学位的功名,才能从事总师这样的工作;营造大炮也是这样,炮厂的总师必须要有相当于举人这样的功名。”

    “不知我们大明有几多这样的人才?”

    云澜不知怎么回答,他了一眼白宝湘,“营造大炮军舰的总师,大明也有几人,他们全都是进士学位。我们权监国大人、首辅大人也是进士学位,至于本人,那就惭愧得很啊~~”

    白宝湘、钱水廷在一旁直流汗,这云澜信口开河,没个把门的。

    云澜刚想说自己才获得秀才学位,白宝湘把话插了进去,“云宣抚使无需惭愧,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是举人学位,如若继续攻读,获得进士学位想必指日可待。”

    黄以周觉得有些奇怪,“入仕之后,还能继续深造?”

    “当然可以。”白宝湘汗啊,一个谎言必须用另外一个谎言去掩盖,“继续深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