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正文 第699章 另一个世界(上)(2/4)



    王巨摇头道:“熊公,这个都不用担心,没有了耕地,又失去了征税权,即便各村寨产生一些有威望的人,也无法号召百姓谋反。除非官府苛暴,那样无论是大理,或是中原,性质皆一样,百姓被官员逼得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又何来大理与中原之区别?”

    “这倒也是啊。”熊本再细想,不得不承认王巨说得有道理的。

    王巨这才转过头问苗授与刘昌祚:“你们在河北训练的那几支边军如何?”

    一开始是章楶在河北训练边军,看到效果不错,朝廷又在高阳关与河东地区训练了两支边军,就是苗刘二人负责的。

    “勉强能用……”刘昌祚说道。

    “何来此言?”

    “原因很多,”刘昌祚道,让他细说。又说不上来。

    王巨倒能领会一些。仅是文臣的掣肘。就让二将为难了,况且其他。

    苗授道:“如果辽国侵犯,想让他们上战场还是很难,最好得象明公所说的那样,有一两次实战之经验。”

    刘昌祚道:“不仅如此,其实还是看将帅之能。如果换成其他人,大理未必这么容易拿下。”

    “其实还要感谢陛下的信任,如果不让我领手两广军政财之大权。我就无法募集大量南方士兵,这次用兵,疟疾与水土不服始终未产生大量杀伤,固然是我做得很小心,主要还是军队的兵士多来自南方。”

    在这里,王巨才说了实际话,北方军队虽然战斗力强大,可一个南方的水土就让北方军队头痛了。只要将这一点克服住,别看大理面积广大,实际用兵难度远不及王韶在河湟的用兵。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能找到致命点,就是辽国也未必对付不了的。可这个致命点。谁能一一找出来?

    大理城渐渐平定,熊本带着大军撤回西北了。

    不过想到达西北,还有好一段时间。

    他们的费用不用王巨支付的,所以说还得要朝廷支持……

    曲珍继续在最宁府搞土改,但陆续向南推移,然后进入交趾,后勤现在仍是一个让王巨头痛的话题。

    燕达率领一部分军队继续向西北出发,熊本带的速度快,许多地区还没有解决。

    姚麟则率领主力军队南下。

    现在只能说大理粗定了,想要彻底平定,恐怕得到年底了。

    章楶终于率领一百多名官员姗姗来迟。

    州县一起划分好了,可是朝廷还没有将官员凑齐。

    王巨几乎无语。

    不过在这些官员心中,实际大理等于是另一个世界了。

    如果不是朝廷升官爵,恐怕就是这些官员也不愿意来。

    王巨将这些官员集结,问了一句:“你们未来,这里是如何管理的?”

    “啊?”诸人一起惊讶,是啊,石城郡开始有官员先前来治理了,可其他地区呢?

    “难道不管理吗?我迫于无奈,只好让一些管事来管理,但现在来看,他们确实做得不错,难道你们不如一个管事?”

    朝廷派出的这批官员,至少大多数人在政绩上表现还不错,万事开头难,这个道理赵顼还是知道的,如果派的官员差,指不准又象巴蜀那样了,到时候怎么办?一是用兵更困难,二是难道象宋初那样借助豪强吗,又产生万恶的旁户吗?

    所以这批官员政绩皆不差,而且在基层磨勘了好一段时间,只能说各人前来皆升官了,如主薄升成了知县,知县成了通判,通判成了知州。

    但这两次拓疆开土,让许多候补官员一起欢呼雀跃。那么多差官到了南方,后面得派官员填充,他们机会来了……

    至于主薄呢?现在只有一百来名官员,那还有什么主薄?

    “如果大理百姓真象传说中那么凶恶,我岂能在几月时间就将大理平定?”不过王巨还是制订了律法,不得民间斗殴,先动手者不论对错,用拳头者笞五十,用凶器者杖一百,然后再根据对错判决。至于羁縻地区可能会抄掠,那就让他们抄好了,为何请求章楶前来大理,就是用兵的,只要前面一抄,后面正好用兵平定,改土归流。

    王巨又说道:“这些管事将会协助你们两个月时间,让你们先行熟悉。”

    “这个好啊。”章楶眼睛一亮。

    但王巨也不仅是权宜之计,这些管事在管理过程,或者经营过程中,也是进一步很好的磨砺,过了两个月,秋风起,他们一个个回到广州,随海船去海外,就可以顺利地担任海外各市的官员或者各个产业的主管了。

    其实海外那摊子太大,现在也有了一些乱象。

    “但在你们各自未赴任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