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第255章 阿明有点懵,他只是想混个脸熟(3/6)

段的阿岳,也不可能想到,借助内地那庞大夸张的市场底蕴,只是千禧年,富泰华就以一年上千亿弯币的营收,成为弯企龙头的,那个时间段反倒是阿岳的丽新负债百亿港币……

    赵东淮乐了,“不至于,不至于,阿岳你说到哪去了,哪有第一次见面就夺人家业的?”

    他有了个想法,可以让港岛出现一个和富泰华竞争的同样企业嘛,以后借着代工加工厂崛起……

    这是一个新的庞然大物,阿明本身的节操太低了。

    阿明明显在这话下长舒一口气,还有点幽怨和委屈感,还是阿岳吐槽,“明哥,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抱上赵生的大船,那才是港濠弯横着走。”

    富泰华今年进内地,百来人的小厂子,这阶段那是赵东淮安排马甲搞事的话,上手就能做大做强的。

    ………………

    新的一天。

    赵东淮坐在亚视办公楼时,果断对阿珍道,“去,把康纳利和莫妮卡喊来。”

    等两个波涛汹涌的大洋马来了后,他才给出了建议,让她们也主要是莫妮卡为主,康纳利为辅,回鹏城开一个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半导体设备的高科技集团。

    代工厂嘛。

    她们两个的身份,更容易从欧罗巴和北美引进各种流水线生产线,制造设备,也更容易和各种原生产工厂谈合作。

    索尼、戴尔、惠普、IBM包括摩托罗拉……

    “我等下联系下摩托罗拉,那边应该是会感兴趣的,毕竟内地的生产成本和北美,完全不是级数,咱们的优势太大了。”

    “企业名字就叫太平洋制造,这是能追华人置业集团的大项目。”

    现阶段阿明的富泰华,也是接一点索尼、东芝的小单子,小边缘产品代工厂做事,赵导安排的话,可以直接和阿芝、索尼谈各种笔记本电脑、随身听的大单子了。

    若拿下摩托罗拉大哥大,包括1995年的揭盖机代工厂,这是在苹果时代之前,华制集团就能在港岛上市,冲出来海量市值的。

    至于未来苹果崛起,开创新时代?

    没什么关系的,赵东淮早就让阿敏、阿珍悄悄收购苹果集团股份了,趁着AB股还没出来之前,趁着苹果处于低谷期,市值正低迷,他一家子收购的可嗨了。

    大苹果的衰落期,那是从1985年开始,持续到1997的。

    赵东淮的收购,再次让华尔街对苹果大感兴趣,也开始了新一轮争抢,但没事……

    赵导手里15%,阿珍5%,阿敏5%,这笔钱就是先放着,比存银行利息还低。

    华尔街再过几年,迟早也会认为这是赵东淮的首次投资失利……然后慢慢放弃抛弃苹果的股票。

    这笔股票握在手里,即便乔布斯回归后,让苹果重新崛起,这么多股权,选哪个代工厂还需要问??

    得感谢阿岳一下,不是他昨天带着阿明去杀青宴凑热闹,赵导一时间都没想起来富泰华这样的企业。

    对了,要和索尼、东芝、摩托罗拉谈生意了,先来一次模拟。

    【1988年11月,你向索尼发出合作邀约,想让新成立的太平洋制造,成为索尼随身听代工厂,在拿出各种优质合约和足够利润链后,索尼痛快和你达成了合作。】

    【1990年6月,太平洋制造鹏城厂区,已经扩张为职工二十万人的大企业,代工制造的CD随身听,让太平洋和索尼都获取了海量财富。】

    【1991年5月,你的太平洋制造,全力推出MD随身听,攻占全球市场,打压索尼CD随身听市场份额,让他从老大跌为老二。】

    【索尼暴怒,MD明明是他们索尼的最新一代产品,要继续统治世界随身听市场的产品……国际官司打来打去,专利官司白热化争斗,但一直不妨碍太平洋制造在全球攻城略池赚大钱。】

    【1991年10月,你和摩托罗拉达成了一系列代工合同,太平洋制造分厂开始在内地全面开花,索尼跳出来警告摩托罗拉让他们小心。】

    【摩托罗拉总裁毫不在意这种警告,制造随身听,兜兜攒攒还能攒出来生产技术设备,内地在90年代,根本没那个制造手机的实力。】

    【模拟结束。】

    “是否提取奖励。”

    “甲:摩托罗拉DynaTAC8000X生产技术资料。”

    “乙:皮肤功能加倍(基础倍力)。”

    “丙:手功能加倍(基础倍力)。”

    看完一次模拟,赵导有点……小无语,怎么说好的代工厂,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全球第一正品制造商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