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如梦方醒的感觉:排除穿越者所拥有的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自己并不擅长识人和领导,更没有此时古人拥有的宗亲网帮衬。能够走到那一步,都已经是运气好到爆了,又能责怪什么?
辽东前线,后金军似乎明智的决定绝不允许有第二个威远营出现。就在张立新上任的第三个月便在内应的配合下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而李文才的威远营,明明有救援复州的战力,仅以在不远处的野外以营垒御敌,象征性的进行一些炮击支援而已。
如果不是张立新刚刚来到复州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此时恐怕也根本不可能从那复州艰险的逃脱。
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张立新又险些几次遇难,更是饱受了不少人的白眼。
“呵呵,堂堂大小伙子,老老实实干点儿什么不行?也学别人来乞讨?”曾经的一名商户笑道。
即便是在这王大户一家内,自己见到更多的不是许多架空小说里主角遇贵人式的宽厚,而是那旧时代那外姓外地人往往不当人的冷漠与无情
“喂!长眼睛没有!有没有点儿眼力见?东西要放在那边儿!今天让你长点儿记性!”一名曾经的王家族人喝斥道。
有过大起大落的遭遇,饱经这旧时代的人间冷暖,毫无疑问让张立新有了更多的思考:如果这样一个王朝末世真的如同一些架空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很容易在明廷明军又或者哪个豪门大户贵人的帮衬下施展自己的才华并大展宏图,特别还是对自己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的穿越者,它又怎么会灭亡?
曾经的自己在现代就是个普通人,如果真的有独当一面的情商,在现代社会又怎会平庸。。。
然而就在这时,一支挂着呼啸风声的箭矢从张立新的眼前不远处掠过,坐下马匹也有所惊动,这才意识到身边的战局。
别看这王大户一行人虽然人多势众,而且也至少有十个以上习武之人,可在那三名几乎不算本钱不畏风险的二愣子山贼面前一百几十支箭的攒射之下至少有五六人负伤,一人倒地后被斩杀,护送的那几十名家丁和标行护卫伤亡两成之下就再也没有什么抵抗的决心,除了张立新还立在那里之外,其余都一哄而散。
“哼!看这些吝啬鬼!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下连人带货全归咱兄弟了!”一名山贼笑道。
“是啊!里面的人滚出来!”
同之前那名比较和善的贼寇首领相比,手下这二位就比较直接了。此时不少遏制不住恐慌情绪的女子哭声从马车的车篷内传来,
张立新此时此刻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策马在远处试探着说道:“我看不如这样:反正距离保定府也不远了,金银细软就拿出来吧。不过诸位如果打算搜身,甚至灭口,我看并不合适。我也会以性命组织你们这样做,如何?”
张立新心中有所盘算:如果此人为人还算善良、心肠并不算特别硬,那倒是可以投靠或者倚重的人,可以为自己所改造或利用。而如果同寻常山贼匪类或者江湖人物没有太大区别,芸芸众生中一狠人的话,自己恐怕就要另寻机会了。
“这样也好!不过兄弟们这个月等着吃饭,我看你们这一路人,身上剩下的盘缠应该不会少于三十两银子才对。”
出乎张立新意料的是为首的那名二十四五岁年纪的“贼寇”竟然在完全取胜的情况下同意自己这个似乎“无理”的要求。显示出在这个年代少见的仁慈,不像此时中人,可能也就在当年自己负责的威远营中这样的老实人才比较多而已。
“嗯?”那名为首的“贼寇”似乎回想起什么:“兄弟的口音不仅是辽东承德一带人士,而且似乎很耳熟?”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张立新试探着唱道:“劫过九重城关,我座下马正酣,看那轻飘飘的衣摆,趁擦肩把裙掀。。。”同时,也策马与三人稍稍接近了不少距离,并昂起了额头。
张立新当然明白:在这个世道上,这也是一种赌博。人心叵测,谁知自己会不会被邀功?不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冒一丝一毫风险,像自己这样的人又怎可能有机会成就大事?而且自己当年应该只是算失散,并非什么朝廷通缉的反贼一类。
“是。。。是将军?在下王巍。。。”为首的蓝衣青年说道
“在下李义”身旁那名还算精干之人说道
“在下程海!”另一名身材相对宽大,为人好爽的手下说道。
张立新也想了起来:正是当年复州之战前的那三个月自己亲自筛选出来的一些亲信。由于有了威远营的教训,自己没有把这些人的武艺或者性格是否堪战放在第一位,而是人品放在了第一位进行考验。不然,当初从复州的地道内刚刚逃出的时候,恐怕自己早就成了后金的俘虏了。
“将军今后有什么打算?在太行山内的一处寨堡,我们三人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