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终有晴

138(7/11)

上那般时时紧绷着弦,担心他不时抽问解题思路。李女士只有一个要求,上课不准吵闹,这就宛如塑造专心听课的假象。

    李女士极少提问,作业布置下去,也多半是隔段时间统一讲评一次,同学们以她的答案为标准自行批改核对。

    而班上并不止只有一个如林越般严重偏袒数理化的人,所以,对于那些对语文不太注重的学生来说,语文课俨然成了他们专注数理化习题的天堂,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且相互掩护、配合默契。

    但这并不代表李女士不管不顾不提问,就如此时,毫无预兆的点名抽查。

    “林越,你起来回答一下你对这篇文章里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李女士双手撑在讲台桌两边。

    林越被这措不及防的点名,条件反射性的先站起来再说。

    数学大题解到一半,不得不停笔,他扯过了刚被自己撇到一旁置之不理的阅读理解练习册。

    “第五篇,第三题。”江则微微挪动嘴唇,小声提醒。

    林越顺着他的提示,翻到那一页。

    时一已经看到李女士脸上微怒的晕色,一触即燃。

    “把你的数学练习卷给我收起来!”

    林越无奈照做,只得认真地看起了阅读题。

    这篇文章他根本没读过,又正巧是他昨晚问时一拍照发来答案的那篇,自己还好死不死的撞枪口上。

    但好在在时一的协助下完成了作业,满满当当填的都是时一的答案。

    他把练习册拿在手中照念。

    答案详尽有理,略抚平了李女士皱起的眉头,暂且逃过一劫。

    “坐下吧。”后又补充一句,“别再让我再在课堂上看你做其他科的题!”

    林越乖乖坐下,又从课桌抽屉里抽出了一半页面的数学试卷,他还挣扎在刚才未解完的大题上,看了一眼,恋恋不舍的往课桌里推了推。

    林越准备一篇篇翻阅练习册里没看过的文章,只是纯粹的当美文看,不做阅读理解和赏析,于他倒也是个打发语文课的不错的选择。

    班级一角就有设置图书角,专放些近期的杂志和报纸,亦或是各自从家里书架上贡献出的好书,供班级内的同学传阅。林越偶尔理科题做到疲惫或毫无头绪时,就会主动去翻看些杂志,转换下思绪。所以语文阅读理解教材,就相当于是这么个作用。

    他现在正在弥补昨晚偷工减料抄来的这篇,李女士正在讲解的文章。

    “时一,你读读你所写的这题答案。”

    “哪题?”林越莫名紧张,文章读到三分之一的部分他停下来问江则。

    “还是刚才提问你的那题。”江则答。

    “这题怎么还没结束,这都第几个了!”林越惶恐道。

    “时一是第五个了。除了你刚才的答案她比较满意外,后面又点了三个。”江则淡然的摇了摇头,“她都不满意。”

    “所以她今天算是跟我们杠上了?”

    “大概是吧。”

    时一镇定地站了起来,林越紧张兮兮的看着她。

    林越刚才是照着她写的答案一字不漏的念了出来,她当然不可能按照原本的答案再重复一遍,只能重新组织语言,换个角度赏析。

    文章她昨晚细读过,即使出其意料的被点名,但还是能顺畅的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她拿着练习册,念着毫不相同的字句,装得逼真,就像真如事先写好的一样。

    02

    七月初,中考成绩公布,七月中旬,各校网站公布录取名单。时一没敢去查,不是担心自己考不上,而是担心十六岁的愿望破灭。她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肯定林越的实力,唯一不敢作为赌注的便是他们的缘分。

    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的画面停留在弘毅学校网站首页,鼠标箭头搁置在录取名单查询窗口,就差点进去。

    这种结果明晃晃的端正摆在某一处,一个按键距离的紧张感,不亚于中考前一夜的辗转反侧。

    电脑旁的手机响起,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廖韵之,然后接起。

    知晓成绩的隔天,她就随着老爸去了手机城,换了一款触屏新机,虽说原先的约定是等到录取名单公布后再买,但他老人家在看到成绩后甚是满意,比预估的分数还高了二三十,就爽快的对着柜台小姐挥出一张银行卡,几个密码数字下去,一笔钱就卷进了别人的账户。

    那几天里,但凡亲戚朋友,亦或是隔壁邻居家的叔叔阿姨来他这探点口风,礼貌性的关心几句。他那逢人就夸的架势,即使话未出口,那满面春光的洋洋得意,都足以说明一切,就差没摆上几桌请宴喝酒,请鼓手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