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养成系统

第374章 顾家(1/2)

    “顾生,这次的事情,影响太大。你该清楚,许多事情,在港岛能做,内陆不能做。所以,不好意思了。”

    “呵呵,包叔说的哪里话,我只是随口问一问,不用想那么多。这边山里,信号不是很好,我挂断先,包叔你也忙。”

    一辆风尘仆仆的白色越野车,副驾驶坐着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人。

    男人戴着一副椭圆银边眼镜,镜腿上写着一个英文单词“LOTOS?”,识货的就能从这幅眼镜看出此人身价不菲。

    他的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向后倒背,露出光洁的额头。

    镜片下的眼神内敛,沉稳,戴着圆箍戒指的手指,搭在车窗上,有节奏的轻敲着。

    “停一下。”顾姓男子说了一声,司机左手伸出窗外,对着后面打了一个手势,缓缓踩下刹车。

    车子停在村外县道的口子上。

    后面的车里走下来一个白白净净,看模样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询问道:“顾董,怎么了?”

    顾姓男子道:“该准备的准备一下。”

    年轻人点头:“明白。”

    他转身走回去,吩咐下去。

    从车上下来几个人,找好合适的地方,放置了几个机器,调试之后,拿出手机测试,对年轻人点点头。

    年轻人走回来:“顾董,解决了。但信号屏蔽范围有限,得去附近的几个基站再处理一下。”

    顾董道:“分几个人过去,解决好了就过来。我这边会开慢一点,你们尽快。”

    “是。”

    “开车。”

    车队开进了进村的乡路,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车速想快也快不起来。

    明明已经七月的天,这片山坳坳的温度却低的让人想要骂一句“冻死人了”。

    这位顾董,是顾云清的长孙,名为顾明坤,土生土长的港岛人。

    完美的人生,放在他的身上最为适用。

    即使是一只老鼠,活上一千年,也懂得最基本的处事法则。

    何况顾云清还是一个人。

    历史长河中的数次大调整,他运气都不错,跟对了人,走对了方向。

    最后定居港岛,拒绝高调,默默发展着顾家。

    他这一生,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只剩下顾青山与顾磊。

    至于这些人,与他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但是顾明坤这些人不知道。

    从定居港岛时,顾云清就领养了孩子,经过了百来年,如今盛大的顾家子孙,都以为顾云清就是他们的亲爷爷,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顾云清对这群不是亲人的子孙后代非常好。

    他有九个孙子,六个孙女。

    他不偏心,在他们童年时,就极尽所能的关爱他们,让他们亲近自己,甚至比他们的父母更亲。

    哪怕他们如今是顾家最新一代的接班人,手里掌控寻常人几辈子也求不到的荣华富贵、名望与社会地位,但面对顾云清,也只是个孩子。

    这是亲情的力量,是爱的力量。

    顾云清明白,利益只是利益,只有亲人才是自己绝境之中最后的希望。

    所有的投资,都是为了最后危险时的那一丝希望。

    虽然那点危险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但他也不会因此忽视。

    一个半小时后,车队停在了村口。

    顾明坤走下车,年轻男子上前:“顾董,这里就是独龙村。”

    顾明坤问:“蒋叔叔来了吗?”

    年轻男子道:“蒋先生已经在路上,应该是和二公子和七小姐一起来。”

    “村子里现在有哪些人?”

    “根据内陆这边提供的信息,村里有八个道士,和一个法医。剩下的都是村民,有八十三户,三百三十二人。”

    年轻男子是顾明坤的助理,名为梁兴,年纪只有二十七岁,但行事干练,大事小事都能应付。

    否则也不可能被顾明坤选上。

    梁兴继续说:“那八个道士,三人来自茅山道院的乾元观,是乾元观第二十六代弟子。四人来自常道观,还有一人来自陵山市陵山道观,是道观住持。他们年龄都不大,普遍在二十三岁左右,最小的只有二十岁。”

    “其中陵山道观住持陈玄阳,最近一段时间造出许多大事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

    梁兴侃侃而谈,所有信息都在来的路上,短短几个小时内获取,并熟知。

    顾明坤静静听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