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第一百七十五章 伍佰投歌(2/3)

>
    直到电影的开机仪式结束,他主动找上陈启明聊天,并说写了一首歌,想卖给陈启明演唱。

    然后,看到那首歌,陈启明这才想起来他。

    “我听导演的介绍,你应该有乐队吧!怎么不自己唱这首歌?”

    学校拍摄地的一角,陈启明拿着手里的词曲本子,忍不住疑惑的看向伍佰。

    闻言,为了角色特意把头发剪成短发的伍佰忍不住苦笑,“没钱啊!你也知道,制作歌曲是需要花费很多钱的。”

    听到这话,陈启明点了点头。

    他能理解这种心情。

    别以为想出唱片很简单。

    一张唱片,不论是制作、宣发,甚至是前期的铺货,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甚至,因为不知道唱片能否成功,所以唱片公司在发行一张唱片的时候是需要承担很大风险的。

    对于歌手而言,一张唱片不成功,大不了再等机会就是,不过是少了一次机会。

    而对于唱片公司来说,要付出的可是真金白银。

    特别是对于规模不大的唱片公司,一张唱片的失败,甚至可能会直接把唱片公司搞破产也不一定。

    因此,唱片公司一般情况都会对歌手的唱片制作非常慎重。

    当然,陈启明这种大歌星已经成为了例外。

    像陈启明他们这种存在,唱片就算失败,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

    因为,对于他来说,三十万的销量可能是失败,但才收益的角度来看,其实还是赚钱的。

    也是因此,这才会有唱片公司为何如此热衷于挖掘大歌星的原因。

    而伍佰,他显然不是陈启明这种天王级的歌星。

    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此时的伍佰比刚刚签约的新人更惨。

    新人被签约后,唱片公司往往会给机会让他们尝试出唱片来试探市场。

    成功,公司则再接再厉,加大力度投入资源。

    要是失败,则是会被公司封存。

    而新人,一般签约唱片公司都是签的长约。

    公司如果不用你,伱自然不可能去其他公司,得等到合约结束。

    这也是为何很多新人歌手在发行了一张唱片失败以后,会一点消息都没有,直到多年以后才会重新冒头。

    而他的再次冒头,一般都是在其他的唱片公司,或者遇到了伯乐。

    “你这首歌蛮好的,不过,会不会不适合我演唱?”

    再次看向手里的词曲,陈启明有些犹豫。

    《浪人情歌》。

    这是这首歌的名字。

    虽然陈启明自认为能驾驭很多歌曲,不同类型的歌曲到他这里,都会成为独属于陈启明风格的歌曲。

    但这首《浪人情歌》很明显描写的浪子。

    浪子……

    这跟陈启明好像并不是太适合。

    闻言,伍佰摇了摇头,说道:

    “在我看来,一个出色的歌手是能做到把不同风格的歌曲转化成独属于自己风格的。

    我听过你的歌曲,不论是《新鸳鸯蝴蝶梦》还是《往事随风》,亦或者是《风雨无阻》,这些歌曲其实本身都是不适合你的歌曲。

    但在你的精彩演绎下,他们都成为了你的代表作之一。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驾驭它!

    当然,你要是像高明骏那样觉得这首歌不好,不想唱,那就当我没说!”

    “高明骏?”

    陈启明一愣。

    他知道这人。

    这位是宝岛比较有名的一位摇滚歌手。

    其的第一张专辑《来自西域的男孩》发行于1988年。

    一经发行便在宝岛大红。

    这人的风格跟内地的崔健很像,沙哑的声音,再加上半摇滚的风格,很受宝岛的摇滚青年喜欢。

    “是的,这首歌我曾投给他过,但被他拒绝了。

    他好像觉得这首歌并不好!”

    伍佰笑了笑,说道。

    从他脸上,陈启明能看出一丝不自然。

    也是,自己给自己的偶像投歌,但被拒绝。

    这多多少少会有些不甘心。

    “你这首歌真的很不错,我很喜欢!”

    说着,陈启明顿了一下,“这样吧!歌曲我收下了,不过,我的新专辑歌曲已经选好了,你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