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给同行下套,让他们当长工?(三合一大章)(5/5)
接点就是优秀的电影。这一点不用担心,好来坞的大片就能把观众拉进来,不过非好来坞大片观众会不会买账那就看各自的本事了。怎么让观众对非好来坞大片买账?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优秀的贴合观众需求的电影,这样的商业电影需要专业的电影团队来做,而商业的电影团队就需要专业的团队,其中最为关键的就三个职位,制片人、导演、编剧。”
“面对这个情况,就两条路,一是自己培养,二是挖人。培养是需要成本的,猫眼与六台一起提供了低成本的培养方式,这可以让人才试错空间大。挖人,也需要成本的,那就是试错成本,毕竟初来乍到的南港电影人他们不了解内地观众,甚至不了解内地的制度,在南港有些情节是可以过的,但在内地就不行,他们可能会受不了。”
“各位同仁,当然,如果大家只是为了想赚钱呢,那很简单,投资西虹市的项目就成。明年我们大致计划还是4-8部电影,大家可以跟投,也可以跟投猫眼的上百部的网络影视剧,那个也比较稳,现在的两部就表明了也能赚钱,每部赚个都赚点,上百部那也是不少的。这两种形式我都向大家开放,都可以投。但是如果想自己把电影玩好,我刚才说了,就两条路,一是自己培养人才,二是挖人。所以,各位,还有什么想跟我探讨的?”
宋鲁基本上把他的底牌都摆上来了,谁走哪条路,都可以。无论是跟投西虹市及猫眼的项目,还是自己培养人才,宋鲁都是赚的。
当然他们走自己的路也行,只是绕点路,多付出点时间与金钱的代价。
“当然,韩董,中影也可以出一个新锐电影人扶持计划。比如中影搞一个内部的绿灯系统,只要过了你们绿灯系统的,就扶持。你们毕竟有优势的,你们有影院支持,多少可以在排片与宣传上侧重一下扶持的项目。而且,可以联合全国的电影厂一起搞,这也可以把电影厂搞活。你看,那个宁影厂不就搞了一部《画皮》,去年国庆档赚爆了。”
宋鲁也给了韩三爷一个建议。
韩三爷抬了下眼出,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个建议好啊。
“宋总,你这个建议我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韩三爷点了点头。
“韩董,你们放心大胆的搞。你们的电影在院线下映了,可以再接着在猫眼上线分账,这样收入就不止院线了,还有网络分账,这对回本的压力就少了很多。”宋鲁直接放大招了。
“咦,你这个好啊,院线下线了如果能在网络再分账,不说每部电影像你们上线的这两部一样八九百万一千多万的网络票房,有个三五百万的网络票房也是好的。”
韩三爷正式起来,如果这样的话,真的能盘活一些项目。
“宋总,既然你说可以在院线上映后再在猫眼分账,那你们为什么要还拍网络大电影?直接全拍成院线的不就成了?”王常田问道。
“王总啊,不一样啊。你忽略了宣发成本了。院线电影光拷贝要多少钱?还有宣传呢?最差的祼发成本都要小几十万吧?上院线的技术标准也不一样,上院线得用胶片机拍,而网络电影为了省成本,直接上数码摄影机了,反正电脑屏幕就那么大,数码相机完全符合清晰度要求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院线电影有时候很看重明星,而网络电影不注重明星,有演技就行,这都是省成本的事。”
宋鲁解释道。
“哦,原来还是这么一回事。”李明点头道。
然后众人又进入了思考模式,宋鲁也不急,他们肯定还有问题要问他的。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