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第三百六十六章 你问我传统文化是什么?(2/4)



    而后开始想着5%攀升。

    但是今晚,所有的电视台导演都心服口服!

    让他赢吧。

    他活该赢。

    繁星台的后台,方澈看着电脑上的数据,松了口气。

    第个节目,已经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了。

    而当时间来到十点半的时候,他期待的第二个节目,就要上了。

    此时繁星台的收视率是4.95。

    大家都对这个在夜之间贡献了两个爆款节目的晚会充满了期待。

    终于,方澈自己也期待的第二个节目来了。

    主持人走上舞台。

    “大家都知道,咱们豫州电视台直有个节目,致力于弘扬华夏传统戏曲化,这个节目大家都知道吧!”

    台下的人现在无比热烈:“知道,梨园春!”

    这台下,还有随时能站起来唱两句的票友呢。

    星云视频的站里,也有弹幕再刷:“到了豫剧了,这是豫州的拿手好戏。”

    “这确实是传统化了,不过我平时不听戏曲。”

    “那就听听!别动不动就换台了,会又出个好节目,你换回来都来不及。”

    舞台上,主持人说道:“今天呢,也有幸请到了我们的豫剧名家汪凤琴为我们带来经典豫剧《五世请缨》唱段!”

    五世请缨,整个戏曲是很长的,讲述的是北宋时期,西羌作乱,元帅杨广边关被困,孟强突围回朝搬兵,兵部主和,杨府主战。

    107岁高龄的佘太君带领8个儿媳、两个闺女和孙媳穆桂英等十二人及重孙满堂,五代人上殿请缨,奔赴疆场,最终平定西羌,得胜还朝的故事。

    电视机前的豫州人笑了。

    尤其是些上了年纪的人。

    “五世请缨啊,不知道唱哪段。”

    络上,不少年轻人为了看明白这个节目,特意抓紧时间查了下,了解了这个戏曲的大致内容。

    好在杨家将的故事,大家都熟悉。

    很快就明白了大致情节。

    但是也有人表示担心:“从没听过豫剧,感觉听不下去。”

    这个时候,舞台上,那位叫汪凤琴的名家已经上台,她身着戏服,手持拐杖,正是大家印象的佘太君。

    而她身后,也跟着队身着戏服的女子。

    个个伴舞从舞台两侧鱼贯而出,手里举着大红灯笼,围成圈。

    舞台上俨然已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煞是喜庆。

    无论是台下的票友,还是电视机前的戏曲爱好者,看到这场面,当时就懂了:“我知道了,这是家人欢天喜地那段。”

    “对对对,应该是这段,这段好得很,喜庆呢!”

    对于戏曲发烧友来说,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戏曲那是很快乐的。

    年轻人们也做好了准备了。

    欣赏下这个豫剧选段。

    舞台上,锣鼓声已经响起,很是欢快。

    “家人,欢天喜地——咦呀~”这是伴奏声出来的。

    是好几个人的声音。

    类似于合唱,所以声音不高。

    电脑前,有的年轻人以手抚额:“嗯,我果然还是欣赏不来的。”

    而就在这时,佘太君在大家的搀扶下走上前台:“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

    好家伙,名家开口,就知有没有。

    什么叫艺术?

    艺术就是你不是行家,也能把你镇住!

    汪凤琴老师的声音太脆了,太亮了!

    敲冰戛玉!

    豫剧的特点本是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

    简单地说,就是你听得清清楚楚,听完之后还觉得心里痛快。

    电脑前那刚才还说欣赏不来戏曲的人眼睛亮了。

    “这得是高音了吧这个?”

    更别提电视机前的老年人。

    “汪凤琴,还是那个味道!”

    舞台上,汪老师的表演还在继续:

    “佘太君我穿宅越院来到前厅,众儿孙为我把寿诞庆,个个膝下承欢满面春风……”

    “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啊门忠贞……”

    因为通过电视剧等题材,大家对杨家将的故事很熟悉,所以知道,这唱的是杨府门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