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

第788章 竹子(2/3)

 此话一出,下面立时炸开了锅。

    “一根竹子能买几个钱,种了这东西,咱们吃啥呀?”

    “土地再贫,一亩地也有四五百斤粮食,这一下子好了,一斤也没有了。”

    “镇上这是做什么呀,怎么跟吴应成站到一起了,等这竹子成了,他倒赚钱了,咱们可就只有饿死了。”

    ...

    看着台下群情汹涌的百姓,吴应成又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不过他并不怨这些人。

    是呀,这些土地是他们世世代代都在种的东西,是什么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怎么会轻易拿出来。

    可他们不知道,按照他的方法,一亩竹子一年可以砍60-80根好竹子,而一根竹子可以编一青四黄五张席子。

    按照现在的行情,这五张席子他们就可以卖到6块8毛钱,平均下来,一亩便是近五百元钱。

    这还不算这期间竹林里笋子、笋茸菌的钱,要是会经营的,再养一点鸡,一亩地六七百不是问题。

    而这个年代的米一斤才两毛钱,谷子的出米率最高也就是70%。

    一亩贫地按最高的算,也就是五百斤谷子,打成米卖,最多也就七十块钱,加上玉米和别的农作物,顶天也就两百来块钱。

    就算前三年竹子太小,不能打席子,五年这么一算,平均下来竹子还要多,越往后面,越是划得来。

    最关键的是,在吴应成的记里,今年夏天在大涝半个月,很多谷子连浆都没包便冲爬在地,减产严重。

    而再过一年,又是大旱,大兴乡在山上,就那么几口堰塘,全靠天吃饭,很多家庭都在饿死的边缘徘,全靠国家救济粮养活,更不说什么收成。

    但是这些话前面的说了,这些老百姓不会信,后面的话说了,他们更不信。

    吴应成只有一个办法,砸钱,“各位乡亲,我知道你们舍不得土地,可我也不会亏你们。

    从今天起,每家每户,凡是按照我说的种竹子的,我一律先预付五毛钱。”

    “啥?”

    这话一出,下面又开始炸开锅了,首先就是几个想发猛财的。

    “一根竹子五毛,一亩地老子可劲地种,给他种上一千根,那不就是一二三四、五百了。”

    “一千根,要是敢种,两千根都不是问题。”

    “老子搞他个三千根!”

    ...

    然后就是几个会思考的。

    “吴老板,那你的这个种法是什么种法呀?”

    “对呀,吴老板,先说说看,咱们也好算一下合不合算。”

    吴应成就喜欢这种人,准备先让他们行动,而对于那几个想发猛财的,则准备先凉上几天,让他们冷静冷静,想想看,那钱是不是那么好赚的。

    “我的种法是一亩地种植均种140根竹子,第二年留好去差,保留80到90根,并按一米左右间距留取200个左右的竹笋,采取相同原则留140根竹子,往复循环。

    到了第四年,砍取第一年种植的竹子,留下前三年的竹子,始终保持一亩竹林有250棵左右的优良竹子,这个时候,光靠竹笋,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那你这预付款是按第一年的140棵算,还是按第二年的**十棵算?”

    吴应成呵呵一笑,“你们卖谷子是按谷子算还是按秧子算。”

    一听这话,众人立时笑做一团。

    几个想发猛财的人听了,立时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多大兴趣。

    几个喜欢动脑子的人则在心里琢磨起来,这**十棵竹子,一年下来便是45块钱,这么稀的种法,竹笋肯定多,应该也能买些钱,估计差不多七十块钱的样子,和种一季稻差不多。

    可竹子可没有那么费力,种下去之后,基本就不用管了,还可以干干的别的副业,等这些竹子起来之后,那可就赚钱了。

    “那第二、第三年呢,这些竹子你给钱不?”

    “只要你种了我照样给。”

    “好,我们组种。”

    “我们组也种。”

    ...

    这么一算,几个社员同志举起了手,吴应成看了一下,正好一半人左右。

    同叶村地势低,水量丰富,经常出现滑坡,石子地也多,这样一算,差不多正好五分之一,与他想的差不多。

    赵侃接过话道:“好,那你们几个组先种,至于种法和技术问题,一会吴老板会派人去你们组里指导,至于暂时不想种的。”

    众人一听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