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命名术》

778、庆氏家主的凶狠(修)(2/3)

的原因。…………5号城市宴会厅内,依然安静着。李可柔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在人群里偷偷的观察着。她看着那些刚刚还对庆尘发起诘问的人纷纷闭嘴,心中便一阵暗自高兴,仿佛这会儿赢下一局的人不是庆尘,而是她……她看见有人默默交换眼神,还看见有人表情里出现尴尬的慌乱。唯有庆尘还在淡定的从桌上拿着点心,仿佛刚刚庆迟所说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似的。她身边的闺蜜小声说道:“难怪你想要嫁给他。”李可柔平静道:“你不懂。”别人只当她是爱慕庆尘,可只有她自己才明白自己的心情,那是一种超越了爱慕的崇拜,与性别无关。没有同龄人能真正理解一位野心家。作为一个野心家。别的女孩还在关注化妆品与男朋友时,李可柔就已经开始每天关注时事了。从庆尘还是情报一处处长的时候,她就开始默默的关注着庆尘,搜集着一切与庆尘有关的消息。然后一点点见证着庆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其他女孩不同的是,李可柔就像是庆尘的事业粉,她只在意庆尘的事业有什么样的进展……所谓事业粉,就是指他们非常关心爱豆的事业发展,对爱豆资源获取、业务发展、业界口碑、获奖成绩等方面的信息非常关注,甚至以这些信息为指标选择爱豆。而李可柔就是在粉庆尘,并愿意献身辅佐庆尘的事业。所以当她在相亲时看到秧秧的时候,只觉得这位同事真的很厉害,一定能在事业上对庆尘有很大帮助吧!当然,事业粉只是个比喻,李可柔也并非是真正的事业粉,她在关注庆尘事业成长的同时,也更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完成自己的角色扮演,并让自己的家族享受成功的红利。所以她是野心家。闺蜜低声问道:“刚刚你为他挺身而出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知道会有军方的人来帮他了?”“不知道,”李可柔平静说道。“那万一他今晚输了怎么办,”闺蜜迷惑不解:“万一他输了,你们全家可都没法立足了。”李可柔摇摇头:“在这张桌子上玩,想要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得足够坚定,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没有别的选择。”“那现在庆宇都站出来支持他了,是不是大局已定?”闺蜜小声问道。李可柔依然摇头:“哪有那么简单,军中又不是庆宇一个人说了算的,他们今晚敢站出来,自然有他们的底气。现在才刚刚开始。”此时此刻,宴会厅里的中年男人看向庆尘:“即便你战功卓着,但依然没法洗清自己被夺舍的嫌疑,死去的神代家主也可能只是一具躯壳,我现在甚至怀疑你就是神代家主。”庆忌在一旁对庆尘说道:“看样子,他们今天晚上是铁了心要给你扣屎盆子了,所有人都笃定你无法洗清这个骂名。”庆尘点点头:“所以,如果明天家主还是要推我当选董事局主席,他们就会鼓动军中将士,说庆氏已经被神代鸠占鹊巢,发动兵变?哪怕庆宇支持我,他们也可以借机除掉庆宇?”“大概是这个思路吧,”庆忌点点头。庆尘旁若无人的好奇问道:“可这样一来,庆氏会开始内战吧,难道他们就不怕王国、神代、鹿岛立刻卷土重来吗,到时候恐怕前线会打乱吧。”庆忌冷笑道:“庆芸死了儿子,已经疯了。”如今前线部队的各个势力交错复杂,对外时当然一致,但对内时可就不一定了。很多人觉得庆宇是前线总司令,所有部队就一定是他的嫡系,其实不是的,他也不过是个把部队拧成一股绳的人。这也是宴会里众人敢于对庆尘和家主发起挑战的底气。但发动兵变也是需要理由的,哪怕是麾下的嫡系部队,也不会随随便便跟你杀上银杏山造反啊。造反一直都是个精细活,就像明朝朱棣造反时,一定要竖起“清君侧”大旗一样:我们只是去扫清皇帝身边的奸佞,至于皇帝为什么被烧死,我们也不清楚啊!这个大旗不是用来给政客看的,也不是给后世历史学者看的,而是用来忽悠基层将士的。很多人认为,造反是个很简单的流程:只要你跟手下处好关系,到时候你带头吼一嗓子,底下的士兵就跟着你造反了。不是这样的。事实是,你首先需要一个政治正确的理由,然后让自己的心腹在部队中,不断宣扬庆尘已经被神代夺舍的故事,讲述家主一意孤行要让自己儿子继位,枉顾家族利益的态度,煽动士兵们愤怒的情绪。如今庆氏军中反神代的情绪那么强烈,只有这样一个理由才能让士兵与自己站在一起。所以,今晚这个屎盆子,他们是扣定了。然而就在此时,宴会厅的大门再次打开,却见几名哑仆推着两台仪器走进来。所有人看到仪器后顿时一惊,纳米机器人的神经元接驳设备,这是用来夺舍的东西!庆忌向前一步说道:“既然大家都对庆尘是否被夺舍的事情,心存疑虑,那么今天晚上刚好借这个机会向所有人证明一下,身怀庆氏先祖血脉者,是不可能被夺舍的。”全场哗然,他们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而庆忌为了证明庆尘不会被夺舍,竟然要当场测试给所有人看!庆尘看到这两台机器,便在内心叹息一声,连机器都提前准备好了,说明那位家主早就料到对方会打什么牌了……原来在这等着自己呢!神代云罗赞叹道:“庆氏内部斗争都玩得这么大吗,直接把继承人推上神经元接驳机器?这也太刺激了吧!”庆忌看向四周:“家主有言在先,今晚谁都可以来尝试夺舍庆尘,夺舍成功者也可以既往不咎,骑士之躯可是神代千赤都心动的躯壳,有人感兴趣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