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且慢

第三十章 捷足先登?(3/4)

文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

    而石碑后方原本封死的墓墙,已经被打开了,露出了一条幽深过道,不知通向何处。

    夜惊堂打量了几眼石碑,此时只恨读书少了,并不清楚写的什么,也摸不清过道通向哪里,略微斟酌后,先行折返朝着营地跑去……

    ——

    于此同时,过道另一头。

    宽大的石质殿堂,修建在地底深处,墙壁上的衔龙石雕,古老而庄严,整体看去就如同一座在地底埋藏千年的帝王陵墓。

    但殿堂的正中,摆的并不是金棺,而是一块两丈高的巨大石碑,正前方还有祭台,以及已经在岁月腐蚀下看不出原貌的青铜祭器。

    华俊臣等人分散在殿堂周边,观察着石壁上的文字图画。

    而子良公公和李嗣,则站在了中间,抬眼望着面前的巨型黑色石碑。

    石碑不知道是什么材质,距今不知多少个春秋,看起来依旧光亮如新,上面雕刻着一副图画。

    图画刻的是‘三头六臂佛像’,雕工堪称鬼斧神工线条细密到只有发丝粗细,却布满整个两丈高的石碑,以至于分辨出肌肤细节纹理,便如同嵌在黑石中的活人一般。

    但可惜的是,如此巧夺天工的碑刻,却被破坏掉了。

    石碑下面三分之二很完整,看不到任何瑕疵,但佛像的肩部往上,却被连着石碑削断,根本看不到佛头,而地上也没有断裂的石碑,明显是被人带走了。

    李嗣站在石碑之前,仔细观摩良久后,询问道:

    “这刻的是鸣龙图?”

    子良公公在大内学过明神图,对鸣龙图并非不了解,此时已经仔细端详壁画,轻轻摇头:

    “和鸣龙图不一样,但异曲同工,把这个琢磨透了,应该也能练出类似的效果。只可惜佛头被毁掉了,并不完整。”

    子良公公说完后,半蹲下来,看向石碑的基座。

    基座上面刻有三段文字,前两段都不认识,而最后一行,用的则是当今天下通行的文字。

    子良公公并不精通古梁文,询问道:

    “前面两行字,写的什么?”

    李嗣半蹲下来,仔细辨认的片刻:

    “这第一行,当是始帝所留,写的是——此乃逆天之道,不可流入世间,否则天道失衡,必受神罚天谴。看起来是始帝劝解后人不要乱传。”

    周边打量的几人,此时也都聚了过来,华俊臣负手而立琢磨了下:

    “学完九张鸣龙图据传就长生不老了,如果人人都学,人人长生,人世间便从‘生老病死’变成‘只生不死’,那确实天道失衡了。”

    子良公公微微颔首,又问道:

    “下一段儿是什么?”

    李嗣仔细看了看:“这一段儿,从口气来看,好像是吴太祖回应始帝,写的是:

    天若罚朕,亦可诛之。

    古今登仙者寥寥,朕既寻得大道,又岂可瞒于后世。

    另,古调不弹,此碑不传也罢。”

    华俊臣听完这话,眼底显出讶异:

    “不愧是乘龙飞升的吴太祖,比始帝狂太多了。”

    子良公公略微品味,评价道:

    “始帝是天授神术,心怀敬畏,所以不敢将此术传与世间。而吴太祖应当是自己悟出大道,不把天地放在眼里和始帝观点相驳,所以自行打造了流传至今的鸣龙图。”

    寅公公等人见此,开始七嘴八舌讨论:

    “怪不得吴太祖乘龙而去之前,天下间从没有成仙得道的说法,原来是古早先辈不敢说。”

    “吴太祖把鸣龙图留下来,似乎也没人再能步其后尘,这公开传授和不外传,似乎也没啥区别。”

    “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人能步其后尘,只能说我等后人天资愚钝,比不上这两位人杰。”

    “这不废话,古往今来能和始帝比肩的,也就只有一个吴太祖,后人谁敢和这俩比……”

    ……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间,李嗣又望向最后那段话,上面写着:

    人高一尺,道高一丈。

    即是笼中雀,又岂敢轻言诛天之语,前辈误我也。

    这行字用当代文字书写,所有人都认识,但意思倒是不好懂。

    李嗣琢磨了下,猜测道:

    “留这句话的人,应该是找到了鸣龙图和这块石碑,但没能成仙,在这里抱怨。我估摸石碑被毁,还有消失的后三张图,都和这人有关。”

    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