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04章 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九千五百字章)(4/7)

,竟丝毫不慌张:“是锦衣卫的常爷啊。您以前去顺天府办事,我见过您。”

    “我是司礼监李公公的人。您无权抓我。”

    常风“扑哧”笑出了声:“我无权抓你?好大的口气!三品大员,锦衣卫都说抓就抓,说上刑就上刑,说杀就杀!”

    “一个没品级的捕头,也敢在我面前充大?”

    赵四虎道:“锦衣卫再大,也大不过司礼监!且常爷是知道的,用不了多久,西厂就会重开!到那时,我就是西厂的理刑百户。”

    “西厂是监管东厂和锦衣卫的!”

    常风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跟赵四虎废话。

    他直接对钱宁说:“上大记性恢复术!”

    钉子钉脚板,伤口撒盐;老虎凳;弹琵琶。

    三样大刑一上,赵四虎直接变成了赵四喵。

    他恨不能将小时候偷过谁家的针,偷看过谁家的寡妇洗澡都招出来。

    赵四虎供认,是李广命他想法子在一张白纸上盖上兴王的小印。

    事有凑巧。赵四虎这半年一直在为李广四处搜集情报。

    他知道,自己手下捕快周瑞家的女人林盼儿,跟兴王有染。

    于是他威逼林盼儿,跟兴王温存之后,趁兴王昏睡,偷用了兴王的小印。

    石文义写完了口供,赵四虎签字,画了押。

    有了这份口供,李广的脑袋恐要不保!

    常风又命钱宁回了一趟锦衣卫,将官员密档中,凡涉及给李广送“黄米”、“白米”的事全都整理到一起。

    这场锦衣卫第一闲人跟司礼监红人之间的争斗,既决胜负,也决生死。

    黎明早朝之前,常风进了一趟宫。

    弘治帝已经起身,小宦官们帮他换好了龙袍。他正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等待着前往奉天门上早朝。

    萧敬道:“禀皇上,常风求见。”

    弘治帝一愣:“这么早?难道是兵变谋反的事情查清楚了?让他进来。”

    常风见到弘治帝,倒头便拜:“禀皇上,栽赃案已水落石出。”

    弘治帝感叹:“天呐!还是你常风办事得力!朕给了你两日期限。你用了不到五个时辰就查清楚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常风答:“司礼监秉笔李广,命人偷用兴王小印,伪造调兵令,栽赃兴王谋反!”

    说完常风奉上了林盼儿、赵四虎的供状。

    弘治帝脸上阴晴不定,一言不发。

    常风道:“皇上,李广罪大恶极,竟敢栽赃藩王!应立即抓捕。”

    弘治帝意味深长的说:“司礼监的秉笔,皇后的心腹,说抓就抓。不太好吧?”

    常风皱眉,心中暗道:难道皇上要回护李广?

    于是常风忙不迭的给李广加料:“禀皇上。李广今日敢伪造调兵令,栽赃藩王。明日就敢真调兵谋反!”

    弘治帝却道:“言过其实了吧。”

    言过其实四个字一出,常风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皇上这一回真的要包庇李广?

    弘治帝又说了一句话:“司礼监的掌印、秉笔,都是朕的心腹啊!”

    常风仔细琢磨着弘治帝的话。

    官场、宫廷十几年的历练,让他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

    他突然明白了过来!

    李广嚣张跋扈,胆大妄为,贪佞成性,是因为这几年权势太大。

    李广的权势是谁给的?无非是弘治大皇帝。

    如果弘治大皇帝重用的心腹太监,胆大妄为到栽赃藩王。写入史书,史书会评价弘治大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大明弘治大皇帝,最注重名声!

    弘治帝突然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他做下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不惩处是不行的。”

    “怎么惩处,以什么理由惩处,你好好想想。”

    常风拱手:“是,皇上。臣先告退。”

    走出乾清宫,常风心中了然。弘治帝对李广起了杀心。但用什么理由杀李广,就大有学问了!

    既不能让李广逍遥法外,又不能损害弘治大皇帝的名声。

    两刻功夫后,御门早朝。

    李广的党羽,刑部给事中王禅云出班:“禀皇上,兴王与常风、石文忠、张永勾结,调兵围御苑,图谋不轨、意图谋反,证据确凿。”

    “谋反是不赦之罪。应立即革除兴王王爵。将常风、石文忠、张永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