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15章 本科会元,必是我唐寅!(六千五章)(3/5)

会上,也算应景。毕竟大家都挤破头想要进入仕途,沐浴皇恩。

    这场赛诗会,要评个甲、乙、丙、丁、戊等。

    一众举人公议,给了常风一个乙等。算是中上水平。

    后世的晚会,最大的角儿总是要最后一个压轴出场。春晚就是李谷一奶奶压轴。

    大明文人的赛诗会也是一样。

    今晚的主角唐寅最后一个登上赛诗会。

    唐寅已经喝多了。走路晃晃悠悠,他拿起了笔,挥毫泼墨,写了一首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写完挂起后,鸿宾楼内鸦雀无声。

    每一个男人,都渴望有一个美丽的女人钟情于自己。相聚时“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别离时“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的词引起了所有举人的共鸣。

    短暂的沉默后,酒楼内对唐寅的赞美声此起彼伏。

    “唐兄不愧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果然文采斐然!”

    “我看这一科,唐兄一定能杏榜提名,连登金榜!”

    “唐兄这首词,若拿到教坊司去,一定是今年京城传唱最广的词!”

    “大才啊!今日能够跟唐兄一处喝酒,实乃在下三生有幸。”

    唐寅得意洋洋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上。

    赛诗会结束,举人们公议,唐寅的词远超甲、乙、丙、丁、戊五等。于是定为超等。

    鸿宾楼的掌柜很懂得营销。出了一百两的彩头送给唐寅,希望他的亲笔词能送给酒楼,裱起来挂着。

    唐寅却之不恭。

    文人其实并不讨厌钱。

    打个比方。对于后世网络作家来说,我写的,有读者肯为它花钱,那说明写的有一定价值。

    有些写传统文学的老头老太太,总觉得自己的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赚不到钱是因为天下读者皆文盲、皆低俗。

    我写,只为了艺术,不为赚钱。

    然后协会开会,老头老太太们又舔着脸问年轻的网络作家:怎么把发上网赚钱

    言归正传。

    赛诗会开完了。举人们也都喝足了酒,人人脸上都有醉意。

    众人开始讨论起杏榜的事,预测自己的名次。

    王守仁对常风说:“这次会试,我应该能入杏榜。”

    常风叹了声:“我估计还是名落孙山。唉,习惯了。”

    就在此时,唐寅突然跳上了酒桌。

    果然狂人狂行!

    唐寅高声道:“诸位不要说了。本科会元,必是我唐寅!”

    众人目瞪口呆!

    会元,会试第一也!

    会试,是帝国读书人中的精英之间的比拼。

    在贡生名单公布前,自称能进杏榜,那是自信。

    自称能在杏榜上位列第一,要么是狂妄,要么是考试有猫腻!

    一众举人此刻都觉得,唐寅是因为太狂妄了,这才口出狂言。

    毕竟人家有狂的资本嘛。

    常风低声对妹夫黄元说了一句:“这位唐才子应该学学净口啊。万一杏榜公布,他真成了会元。那就是一桩说不清的麻烦事。”

    黄元笑道:“哪能那么巧啊。他本就是应天乡试解元,再中会元就是连中两元了。”

    “连中两元不仅需要名冠天下的才气。还需要祖坟喷火的运气。”

    常风道:“也是。时候不早了,我回府,看看你嫂子战况如何,是输是赢。”

    常风与黄元、王守仁分手,回了府。

    刘笑嫣简直是个散财童女。打了一宿麻吊,输出去二百多两银子。

    常风倒是不以为意。贵妇们摆的麻吊桌,是最好的情报收集场所。输了的银子,就当买情报的钱了。

    再说隔壁老丈人那一桌,刘秉义大杀四方,赢了三四百两银子。补上了刘笑嫣的亏空。

    与此同时,礼部大堂。

    程敏政正在跟八位阅卷官连夜阅卷。

    一直到黎明时分,紧张的阅卷终于结束。

    众考官开始统计卷子上的圆圈、三角、斜杠、竖杠、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