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18章 我常风今日要做文官的敌人(万字章)(4/8)

本奏!名曰《异初政事疏》。”

    科道给事中,乃是文官集团的喉舌、打手。

    张弘至上这道奏折,是得到了文官集团高层的授意。攻击的对象不是哪个大臣,而是弘治帝本人。

    大明的文官像极了一群疯狗。狠起来,连主人都咬。

    弘治帝本来没当回事,只说:“奏来。”

    张弘至代表文官集团,向弘治帝发起了攻击。

    张弘至朗声道:“皇上您登基之初,革除了五百名传奉官。但近两年,您又恢复了传俸官的职位。此乃异初政一。”

    “登基之初,您驱逐宫内的妖道邪僧,杀邪僧继晓。但近两年,您又崇信佛道。此乃异初政二。”

    “登基之初,您罢免庸碌官员如首辅万安、礼部尚书李裕。但近两年,碌碌无为的礼部尚书徐琼被屡屡弹劾。您竟不罢免他的官职。此乃异初政三。”

    “登基之初,每逢要制定国家大政。您总是找部院文臣们商议制定。但近两年,国家大政您一人独断,从不找部院文臣商议。此乃异初政四。”

    “登基之初,您撤销了六个地方的镇守太监、监管太监。削内官之权。但近两年,您又复向地方增派镇守、监管太监。此乃异初政五。”

    “登基之初,内官们不敢乞求您的恩赏。但近两年,内官屡屡向您讨赏田地、外宅。您一一应允。此乃异初政六。”

    “登基之初,您提倡节约。让光禄寺削减开支。从不动用太仓国帑充实内承运库。但近两年,您却数次调用国库银充实内库。此乃异初政七。”

    “综上所述,臣不得不怀疑,皇上您已经忘记了励精图治,做一个贤君的初心。”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千古史书上,您恐怕会留下昏君之名!”

    弘治帝听着张弘至对他的攻击,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变得煞白,不住的咳嗽,喘粗气。

    愤怒、委屈、悲哀,复杂的情感一股脑的涌上心头。

    在极度复杂的心情下,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他不能因科道给事中直谏,迁怒于给事中。那样他就中了文官的圈套,成了不纳忠言、枉杀言官的昏君。

    弘治帝活活被气得双手发抖,几乎要晕厥过去。

    萧敬大喊一声:“张弘至,你大胆!你敢以言做剑,攻击当今圣上?你这是刺王杀驾!”

    张弘至冷笑一声:“太祖爷定下祖制,太监不得干政!萧公公,在御门早朝之时,您只是伺候皇上的仆人。没有权力参与讨论政务。”

    “更没有权力给我扣上刺王杀驾的大帽子!”

    常风彻底听不下去了。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欺负皇帝的!

    常风站了出来:“张大人,我乃锦衣卫世袭指挥同知。朝廷的从三品武官。我有权力在御门早朝时参与讨论政务吧?”

    张弘至一愣:“你可以。”

    常风拱手:“禀皇上,张弘至所言七条皆是妄言!请皇上准许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一辩驳!”

    常风这是要替弘治帝出头!

    弘治帝连忙道:“辩!”

    常风正色道:“皇上这些年一日两朝,大小经筵,御前会议,批阅奏折几乎将全部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理政上。整天绷紧了弦儿。”

    “恢复传奉官,让传奉官往宫中进献一些好吃的、好玩的,找点乐子,缓解下疲惫的身心,这顺理成章!”

    “你们这帮文官非逼着皇上当个没有任何乐趣的木头皇帝嘛!”

    常风嘴里蹦出了“你们这帮文官”这样的词儿,这是捅破了窗户纸:张弘至有后台,后台就是朝中文官集团!

    常风继续说道:“皇上是一个有理想的明君,希望能够让盛世长存。”

    “他老人家还有无数利国利民的事情想去做。但这些年皇上龙体因勤政而欠安。”

    “就算是普通百姓,身体不好时也会找个寄托,求神拜佛,祈求长寿。”

    “皇上又没像先帝一般,纵容妖道、邪僧在京中胡作非为!”

    “碍着你们这帮文官什么事了?”

    弘治帝用尽力气,喊了一声:“说得好!”

    常风继续义愤填膺:“人家礼部尚书徐琼,只不过不跟你们这群人搅在一起,只做事,不结党。跟白昂共同校订《问刑条例》时,没听你们这帮文官指手画脚。”

    “你们就把徐琼污蔑成了万安、李裕之类的庸官?”

    “皇上用他就是不对?就是违背初心?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嘛?”

    礼部尚书徐琼用感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