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55章 常风,连升三级(五千字章)(4/4)

所谓‘功勋’,有几样是见得了光、能拿到台面上说的?”

    常风心中暗骂: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拿到都督衔!

    不过常风倒是很坦然。不得不承认,刘健说的有几分道理。都督衔不是随便就能赐的。至少也得有王越直捣贺兰山那种级别的战功。

    眼见到手的都督衔打了水漂,老家伙马文升出班,替常风说话。

    马文升连珠炮似的滔滔不绝:“首辅此言差矣。说常风没有战功?弘治元年,他代天南下祭妈祖。途遇倭寇,在永宁卫与倭寇血战,大获全胜。这是不是战功?”

    “弘治十一年,他随襄敏公王越直捣贺兰山大获全胜。王越在病故前给朝廷的有功将领名单里,常风位列第四,注明大功有二,督粮、军情事。这是不是战功?”

    “说常风没有拿得上台面的功勋更是无稽之谈!弘治六年,常风作为钦差副使,与刘大夏前往山东治河,功绩斐然。这拿不拿得上台面?”

    “弘治七年,他前往贵州,推行改土归流。贵州境内土官肃然。这拿不拿得上台面?”

    马文升是朝廷里的老资格。人家老马总制西北军务的时候,刘健还是个默默无闻的翰林官儿呢。李东阳、谢迁还在苦巴巴的读书备考。

    刘、李、谢号称“弘治后三君子”。马文升是“弘治前三君子”。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马文升的资历。

    一句话,老马在朝堂上说话,好使!

    兵部尚书刘大夏附和:“马老部堂所言极是!不能说常风无功。”

    马文升不但会打仗,会理政,也会做人。他知道,得给内阁首辅一个台阶下。

    马文升话锋一转:“不过刚才首辅有句话说的很对。都督衔乃是朝廷授予武官的至高名器。常风虽有功,但受赐右都督有些勉为其难。”

    “臣建议,改赐常风都督佥事衔。”

    洪武十三年,太祖定五军都督制。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常风本来是从三品指挥同知,受赐正二品都督佥事,等于连升三级。

    老资格马文升已经给了刘健台阶下,刘健不能给脸不要脸。

    于是刘健道:“禀皇上,马老部堂所言极是。”

    正德帝笑道:“好,那就赐常风都督佥事衔。”

    都督佥事也是可以被别人尊称为“某帅”的。

    自今日起,锦衣卫袍泽不再称常风“常爷”,而称“常帅爷”。

    (本章完)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