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79章 常风就是个老六(五千字章)(2/4)

>    正德帝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止。”

    常风眼睛瞪得像铜铃:“啊呀!皇上是要封她为贵妃?夏家的祖坟真的是喷火了!”

    正德帝依旧摇头:“不止。”

    常风继续莫名惊诧:“皇上难道要封她为皇贵妃?夏家的祖坟真是被雷劈了!”

    正德帝道:“算了,明跟姨父你说了吧。朕打算立夏姑娘为后。”

    常风故意一副呆若木鸡的表情,良久才开口:“夏,夏家的祖坟炸了。皇上,立后不是小事。您要谨慎而为啊。”

    正德帝道:“朕听母后说,当初先皇见到她,一眼就认准了她是未来的皇后。十八年间,先皇只专情于母后一人。”

    “朕是先皇血脉,故相信男女之间的一见倾心。”

    常风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啊,一见倾心啊。语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中有云‘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正德帝道:“姨父,别在这儿给朕掉书袋装糊涂。朕与你心知肚明,立后不是朕一个人说了算。你要帮朕。”

    至少在正德朝,立后之事的确不是少年天子一句话就能搞定的。

    在立后之事上,程序完整要大于皇帝意愿。

    海选、初选、复选、精选、宫选、观选(晋嫔)、选三、钦定,八道程序一道不能少。

    正德帝又道:“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让你们父子负责选后,不就是为了给朕挑一个称心如意的皇后嘛?”

    “你们父子至少要保夏姑娘进到宫选。”

    从海选到精选,前四步是礼部负责;宫选是内宦负责;观选、选三是太后做决定;钦定则是皇帝本人做决定。

    也就是说,只要常风父子将夏冬月送入宫选,接下来的事自有正德帝去办。

    常风一口答应了下来:“皇上放心。臣一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正德帝突然说:“对了。朕打算给夏家送一些财帛。财帛从内承运库出。但选后之事刚刚才到第一步海选,现在给她家送东西又太招眼了。”

    “一旦让刘、谢二位先生知道,必定从中作梗。”

    “这样吧。你去找刘瑾,从内承运库拿五千两银子,三匹金陵云锦,三十匹苏绣,一百匹上等杭州丝绸,给夏家送去不要以朕的名义送。”

    常风问:“那以谁的名义送?”

    正德帝道:“你自己看着办吧。把东西送到就成。朕看上的佳人,吃穿用度皆得是天下最好的!”

    常风心里乐开了花:哈哈,既然皇上您这么吩咐,就别怪咱老常借花献佛,送假人情了!

    我就以义父的身份,给义女夏冬月送这批财帛。这么一注大财.夏家不得对咱老常感恩戴德?

    常风老六也!

    常风提醒正德帝:“皇上,您看上夏姑娘之事,一定要严守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若抬举夏姑娘的事秘密进行,一定会水到渠成,让皇上您得偿所愿。”

    “一旦泄露出去.您刚才也说了,刘、谢二位先生恐怕会作梗。”

    “故臣去刘公公那儿搬财帛,绝不能告诉刘公公用途。需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啊!”

    正德帝笑道:“不愧是朕的锦衣卫头子!办事就是缜密!连刘瑾都瞒着?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常风拱手:“那臣这就去办差?”

    正德帝笑道:“去吧!此事若成,算姨父你成全了朕的姻缘!”

    常风来到了司礼监值房。刘瑾如今管着内承运库,是皇帝私房钱的CFO。

    刘瑾笑道:“小叔叔,您怎么来了?”

    常风看了一眼值房中坐着的王岳,压低声音道:“借一步说话。”

    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加秉笔共有六人。

    掌印是萧敬、首席秉笔是钱能。两个老家伙深谙一朝天子一朝臣、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的道理。自正德帝登基后,他们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不怎么管事。

    秉笔刘瑾、张永皆是八虎成员,正德帝的心腹内官。二人一文一武。刘瑾在司礼监管政务。张永兼着御马监掌印管十二团营、亲军卫。

    秉笔谷大用当初背叛李广,投靠刘瑾,是刘瑾的心腹。刘瑾说屎是香的,他都会附和“我吃过,我吃过,真比肉还香”。

    谷大用兼任东厂督公,是锦衣卫名义上的主子。但有常风这个老资格在,锦衣卫在实际上脱离了东厂的监管。

    最后一位秉笔便是王岳。此人原是直殿监的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