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第628章 看似声势惊人,实则赔本吆喝(3/4)

攻的消息。

    当时距离刘璋投降,已经有二十几天,刘备都还留在成都,帮着诸葛亮一起善后、给诸葛亮的权柄撑腰。

    所以得到北线曹军有举动的消息后,刘备阵营高层的处置也是非常迅捷。

    刘备直截了当问诸葛亮:“依先生之见,曹贼突然派兵入寇,究竟是全力一搏,还是想试探牵制?我军当如何应对?”

    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但也做不到瞬间判断出敌军真意,毕竟决策也是需要情报支持的。

    王平第一次送来的消息还太模糊,他一听说曹休打过来立刻就上报了,也没能摸清曹休有多少人、兵种构成如何、战力素质如何。

    如果再多给王平三五天时间,跟敌军接触、试探性交锋,那说不定能摸清更多底细。但王平不也是图快么,肯定得一有消息就上报,后续有详情了再报一次。

    所以诸葛亮仅仅只能凭借“曹军入寇”这几个字,做个初步判断:“曹操突然出兵,本意肯定是因为得知我军跟刘璋激战,想要干扰我军的行动,帮刘璋续命。

    刘璋刚投降二十多天,以蜀中之闭塞,曹操肯定还不知道刘璋已投,所以救是真心的,具体投入多少兵力、意志有多坚决,暂时还不得而知。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只要曹操知道了刘璋已降、无机可乘之后,就算他一开始很坚决,到时候也会立刻泄气。

    所以,我军完全可以将计就计,一边继续掩盖刘璋投降的消息,然后趁着这几天时间,让马超的骑兵尽快经葭萌关、阴平回沓中驻扎。

    一旦马超回防到位,同时探明敌情,确认敌军规模没有压倒性优势,就可以让马超发起反击,并且在反击之前,恰到好处放出风声,让曹军知道刘璋已降。

    如此,马超必能利用曹军大骇动摇的机会,赢得大胜。只要敌军战力不超过马超三五倍,击退都不在话下!另外,也可让王平从旁策应马超,适时从陈仓道沿着河池方向、侧翼夹击,扩大战果。”

    诸葛亮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已经拿来地图,指示给刘备看。

    众所周知,陈仓道在翻越最初二百多里秦岭山路后,到河池县时,就出现了分叉,呈“人”字形。

    西侧那一撇,便是一路通往武都、下辨、沓中的,在经过武都后,还能折往北方,走祁山道去天水郡的冀县。

    陈仓道东侧那一捺,才是从河池通往阳平关的。

    所以,要是曹军主力到时候贪恋沓中的屯田、走西侧那一撇恋战不退,被马超反扑。那么等曹军回撤到河池时,王平绝对可以从那一捺的岔路里斜刺杀出,拦腰捅曹休一刀,多割几块肉。

    当然,曹休要是在沓中遇到不顺、立刻就果断退到武都,然后从武都直接走祁山道回天水郡,不走河池县和陈仓道北段,那王平肯定是拦截不到了。

    不过,曹休选择这条路的话,他退到天水郡后,再想回到陈仓,还得多兜个大圈子,从天水顺着渭河河谷穿越陇山,顺流到陈仓。总的行军时间和成本会大增。

    如果曹休没有意识到潜在危险的话,他就未必会舍近求远。

    这一切就不是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能控制的了,他只能把局先推演一遍。

    曹休具体是否会贪省事儿而多滞险地,就看他自己的军事嗅觉了。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安排,当场就拍板,示意立刻这么部署。

    让如今才刚刚撤回梓潼的马超,继续快马加鞭行军北上,去沓中迎击曹休、郭淮。

    做完这个部署后,刘备又问诸葛亮:曹军南下,是否有必要把此前入蜀作战、参与灭刘璋的部队,全部留下,直到曹军退却?

    对于这个问题,“诸葛一生唯谨慎”,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诸葛亮还是建议刘备把入蜀大军多滞留一两个月。

    他具体是这么说的:“虽然曹军确实有可能攻蜀之心不坚,或许只是想分摊我们的兵力。但蜀地方平,马超、魏延旧部又被拉去汉中。成都周边,实在需要多留预备队,以策万全。

    刘璋虽降,但我军后续的变法改革,必然会触动蜀中世家豪强利益。刘璋降军,也有五六万之众,这些士卒虽多,却人心不齐。刚刚投诚不足一月,万一被人蛊惑,绝对不是小事。

    所以请主公给在下最多三个月的时间,把蜀中反对我军治术的世家都压下去,再把刘璋旧部将士去芜存菁、老弱裁汰为屯田兵,青壮重新训练,整编入嫡系精锐。到时候,再撤兵不迟。

    属下如此部署,也是考虑到关东诸文武,已足以顶住曹操后续的异动。而我军在益州多留兵,还有可能在反击曹休时扩大战果。

    到时候就算曹操是佯攻诱敌,我们一口把他的鱼饵吞掉、鱼钩扯断,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