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五十九章 耶律洪基:这天下事,哪里能单凭道理?(3/5)

齐国王耶律隆裕之子耶律宗业过继给文忠王,以承文忠王香火。

    这样的事情哪怕在辽国,都是倒反天罡——将一个皇室宗王,过继给一个大臣?!

    所以,坊间有传闻。

    其实齐国王耶律隆裕就是承天太后和文忠王的儿子。

    圣宗皇帝,这是为报答承天太后和文忠王保佑拥护、辅佐的恩情。

    但诡异的是,过继的耶律宗业也是无子。

    所以,圣宗又将耶律隆裕的第四子耶律宗范过继给文忠王,继承文忠王府。

    这更加加深了齐国王隆裕乃文忠王与承天太后之子的传说。

    但耶律家从不回应。

    其后,耶律宗范还是无子病逝,这个时候已经是耶律洪基登基的时候了,于是,耶律洪基就将耶律隆裕的第三子耶律宗熙的儿子耶律弘仁,过继给耶律宗范,让其承袭文忠王府。

    耶律弘仁倒是有儿子,可惜早夭。

    其病逝后,耶律洪基继续从耶律宗熙诸子中挑选继承人。

    这就是现在在耶律洪基面前的这个耶律弘礼了。

    而到如今,辽国上下,也终于知道了天家之所以一代代从耶律隆裕子孙里选人继承文忠王府的用意。

    或许在最初,真的是圣宗想报答承天太后与文忠王。

    但,连续数十年,都从隆裕子孙里选人。

    这就完全是冲着中央集权去的。

    事实也证明,文忠王府加上承天太后的崇德宫、景宗的彰愍宫,以及本任皇帝所拥有的斡鲁朵,始终牢牢抱团,团结在一起,对抗一切敌人。

    这保证了,皇帝始终可以掌握一支绝对忠诚可靠的武装。

    特别是文忠王、崇德宫这两个宫帐。

    是绝不会动摇,也绝不会倒向其他人的宫帐。

    他们在辽主面前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宫帐。

    这就是无论耶律重元,还是耶律乙辛都无法篡位夺权的根本原因。

    文忠王府、崇德宫以及皇帝自己的的斡鲁朵。

    这三个斡鲁朵,随时可以动员数万精兵,勤王保驾。

    加上南院汉地士大夫们的支持。

    任何叛乱都不可能得逞!

    所以,耶律弘礼在耶律洪基面前,是有很大话语权的。

    耶律洪基也喜欢这个比他年轻了差不多三十岁的堂弟。

    就是有一点——历代文忠王,都太过亲近儒家了。

    他们和汉地士大夫的关系非常亲近。

    耶律弘礼也不例外。

    看了看耶律弘礼,耶律洪基就道:“弘礼啊,就算耶律俨有理又如何?”

    “如今国事需钱!”

    “太师的大军,在高丽嗷嗷待哺,等着朕赏赐。”

    “一切当以国事为重!”

    “是……”耶律弘礼低头:“陛下圣明,但臣还是觉得,陛下应当等一等学士的奏疏。”

    “兼听则明嘛。”

    耶律洪基看着这个堂弟年轻的面庞,点点头,道:“朕给文忠王府一个面子。”

    “那就等等吧。”

    文忠王府可不仅仅是辽国皇帝手里的刀子,也是辽主沟通、联络汉地士大夫的桥梁。

    在很大程度上,文忠王的态度,相当于汉地士人的态度。

    第二天,耶律俨的奏疏,才终于姗姗来迟。

    耶律洪基第一时间看完,然后命人召来了耶律弘礼。

    “文忠王请看吧。”

    “耶律俨到了南朝,还在拘泥于党争!”

    “他难道不知道,耶律琚身负着朕多项重任?”

    为了顺利将养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嫁去南朝,耶律洪基可是给过耶律琚便宜行事的特权。

    同时,为了让南朝可以同意加印交子。

    他也坐视并默许耶律琚在这里面吃好处。

    耶律洪基的态度很简单——他只要钱。

    有钱就能买到南朝货物,有钱就可以支持战争。

    支撑他吞并高丽,重建汉四郡的梦想。

    耶律弘礼看完,也是叹了口气。

    这耶律俨怎么就这么犟?

    明明其陛辞前,萧相公(萧兀纳)、梁相公(梁颍)都关照过他。

    此番南下,带上眼睛和耳朵就行了,有什么问题,回朝再议。

    他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