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五十九章 耶律洪基:这天下事,哪里能单凭道理?(4/5)

何要在南朝就和耶律琚闹起来?

    而且,还被人先手攻击了。

    耶律弘礼看过了耶律俨的奏疏落款日期,和耶律琚是同一天。

    但偏偏却迟了一天到。

    这迟到的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还用想吗?

    肯定是有人故意将他的奏疏放慢了传递速度。

    现在好了!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天子自然会将耶律俨当成挑衅、捣乱的一方。

    没有办法,耶律弘礼只能安抚已经生气的耶律洪基,劝道:“陛下息怒,耶律学士也只是忠心王事。”

    耶律洪基看着耶律弘礼,他自知道,这是南院汉人士大夫清流们的意见。

    而征讨高丽,他离不开南院士大夫们的支持,更离不开文忠王府的支持。

    只能勉强压抑怒火,问道:“依文忠王之见,该如何处置?”

    耶律弘礼答道:“陛下,耶律学士弹劾奉国军节度使一事,并非空穴来风,其彻夜不归,显然是有通宋之嫌疑。”

    别管是不是,先扣个帽子。

    耶律洪基却满不在乎,他哼哼两声,道:“如今不比往常。”

    “朕伐高丽正需南朝配合,奉国军节度使于南朝活动,打探南朝消息,与南朝大臣交游,是有益国家的。”

    南朝的登莱,与高丽隔海相望。

    若与南朝关系搞坏了,南朝可能会卖肾援助高丽。

    辽国的水师,如今在海面上,只是勉强靠着陆上的优势压制高丽水师,根本不足以封锁海面。

    南朝的商船,是可以直接泛海而来的,并躲过辽国水师的封堵,把甲械送上岸的。

    “更何况,耶律琚等于南朝活动,采购南朝诸般典籍,大大便利于朕!也大大便利于我大辽文教!通宋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过去,南朝防大辽就像防贼一样。

    辽使入境出境,都有专人监视。

    一到汴京,更是直接关进都亭驿,活动范围被限制在都亭驿内。

    如今,耶律琚等人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

    辽使可以相对自由的活动。

    甚至被允许购买南朝书籍。

    除了南朝兵书和地图外,其他书籍都允许采买。

    于是,大量南朝文集,被使团带回来了。

    辽国文化界,直接迎来一波昌盛。

    新学、气学、理学……

    诸般大儒理论,让人目不暇接,辽太学也因此有了足够的典籍,南院士大夫们,也都称赞过这事情。

    对耶律洪基来说,这是巨大的外交胜利和外交成果!

    这等于是终于撬开了南朝那坚固的防线。

    有利于将来,招降纳叛。

    也有利于现在,辽国内修文治,外结南朝。

    旁的不提,若非耶律琚在南朝探知高丽人的两面三刀,他还下不了讨伐高丽的决心!

    若他没有讨伐高丽,哪来如今的大辽中兴,万国来朝的景象?

    因此,耶律琚等人在南朝的活动,耶律洪基是睁一只闭一只眼,鼓励、纵容大于防范。

    在此之外,耶律琚等人私下搞的那些小动作,只是小节。

    不值一提!

    难道,他耶律琚,还能背叛大辽?

    他的子女妻妾,可都在上京!

    他的父祖坟茔,也都在上京!

    故此,耶律洪基是一点也不担心耶律琚等人背叛他。

    因为根本不可能!

    反倒是耶律俨,这一次是真的让他失望了。

    叫你好好的出使谈判,非要学萧禧、刘六符。

    却也不想想,如今的大辽,正在征讨高丽,正是有求于南朝的时候。

    真把谈判搅黄了,谁负这个责任?

    难道,现在的大辽还能抽得出手,举兵数十万南下?

    南朝也不会信啊!

    耶律洪基只是想到这里,就已经愠怒起来了。

    耶律弘礼见着,也知道耶律俨这次是急功近利之下,强行刻舟求剑,以至于搞砸了,连忙说道:“陛下息怒,事已至此,臣以为,或许可下诏耶律俨,训斥一二,令其不可再阻碍国事。”

    耶律洪基点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难不成,将耶律俨调回来?

    他可丢不起这个人!

    “似这等不知轻重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