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千古情

第三十七章 风雨前夕(2/5)

烧祭品时用的,而被推上祭坛充当祭品的,多半是汉人美丽的处女。她将被绑在那根木架上,被火烧成灰烬。

    我觉得头晕得厉害,有东西从心底往上冲,梗在喉咙处,上不去下不来。于是气闷,胸闷,呼吸不畅,嗓子眼儿开始冒烟,

    老奴隶继续说道:“汉使啊,休怪老奴去崇敬汉朝的仇敌,泱泱大国,居然被外族欺凌至如此地步,令人羞愧啊。哪天汉朝若有如老上单于一般善战的英雄人物出现,统领大军荡平匈奴,老奴必定百倍千倍地敬奉他。”

    我抬手拍拍老人的肩,沉声说:“会的,你有生之年一定会看到一位,不,是两位如草原神鹰,大漠苍狼的英雄,他们将统率大汉铁骑,彻底荡平匈奴之患,让单于远遁,让漠南从此再无王庭!”

    告别老人后,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其实自从看见南宫公主,或者更早一些见到中行说开始,我的心思就有了改变。出使匈奴之前,我自认自己只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虽然也有一定的民族倾向性,但从不以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所有的一切,包括督造马鞍,设立兵学,向武帝献计献策等等,甚至击杀闽越王,都是带有私人的目的,没有一件是自愿的,更没有一件事是出于对国家民族的考虑。

    可是从见到中行说开始,事情似乎开始改变,尤其是见到南宫公主之后,关于国家,关于民族,关于战争,关于苦难,这些东西时时出现在我的脑子里。跟老奴隶简短的几句谈话,更是将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某种心情激发了出来。

    我想,那应该就是―――民族自尊心!

    两千年前也好,两千年后也好,我都是中国人!

    回到帐篷,晏七行正在等我。坐到简易床上,我说:“离开匈奴前我要做一件事。”

    我决定将这件事告诉他,为的是要筹谋更大的事。

    晏七行敏感地望着我:“何事?”

    “除掉中行说!”

    不等晏七行出言反对,我接着说道:“留这个祸害在匈奴,他日开战必会成为汉军的大患。我不管你赞不赞同,总之我一定要杀了他!”

    晏七行默默地看着我,良久才说:“如此说来,昨夜刘大人去找中行说,就是为了杀他?”

    我一怔:“你跟踪我?”

    晏七行说:“不是。”

    我眼睛一亮:“你也想杀他?”

    晏七行不说话,沉默代表赞同!

    难得有件事我们这么契合。可是,以我的机警,昨夜竟然没发现他,这家伙会龟息神功么。

    我问道:“这么说你也听到他们的谈话了?”

    晏七行道:“大人请先说。”

    我叹了口气说:“我只听到一句,中行说对另一个人说:你回去禀报,此番若失手,便按原计划延至寿诞之日,大事必成。”

    晏七行说道:“前面的话大人即使听到也无用,他们用匈奴语交谈。”

    “说什么?”我凑过去。

    “主人已遣人至王庭,今夜动手。本官也只听到这一句。”晏七行眼中似乎浮出一丝笑意。“接着被奇怪的声音扰乱,原来却是你在割裂毡帐。”

    我扯着嘴角勉强挤出笑容说:“看起来我听到的比你听到的更重要呢。”

    晏七行说:“我们必须要查清想谋害单于取而代之的人是谁?寿诞之日,他们意欲何为?”

    我说:“不外乎两种可能,针对单于及于单的谋杀,或者直接兵变夺权。”

    晏七行点点头道:“若是前者,尚有法阻止,若是后者,你我就都无能为力了。但在此之前,应先送月氏王子离开王庭。陛下遣张骞去大月氏,为的就是要两国修好,联合破匈,如今我们救了月氏王子,若他回到大月氏,对两国之交必有助益。”

    这人不是武夫,颇有政治头脑。

    晏七行接着说:“月氏重新建国的事,月氏王子好象并不知道。而且,大月氏灭国后西迁,究竟立国何处,尚无址可考。月氏王子能否归国还属未知之数。”

    “这个你不用担心,据我所知,现在的月氏国址应该在乌孙国之西,大宛国之南,须越过西域天山至妫水,月氏国就在那里了。”这可不是从电脑所存的资料中看的,而是某次我奉命去偷一件据说是来自古代大月氏国的文物,作准备工作时顺便恶补一下大月氏国的历史。

    晏七行奇道:“刘大人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

    我说:“我也是西域人,对那里的情况自然熟悉。。”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道:“刘大人,奴婢奉阏氏之命给您送早膳。”

    我应了一声,两个侍女手提漆盒进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