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千古情

第六十三章 决战之前(4/9)

脸有点发红,吞吞吐吐地说:“总之,朕……不愿你们再见。”

    原来是在吃醋!

    我不由失笑,拉住他的手,信誓旦旦地说:“那这样,我保证不跟他见面。”

    沉吟片刻,他说:“既然如此,好,朕准你随朕亲征!”

    看来他就是铁了心要上战场了。

    我自然是反对到底,苦苦相劝,无效。

    不过我也不担心,就算我劝不了他,还有一个人————嘿嘿,天底下若还有一个能制住他的人,非王娡莫属了。

    公元一三三年七月初一,大汉皇后代表伟大的皇帝陛下,增兵十万,御驾亲征刘阳!

    烈日炎炎,碧空如洗。

    校军场盔甲层层,兵戟森冷,晃亮人的眼睛。刘彻一身戎装,目光威严,祭罢上苍再行点将。中军大将军由中郎将唐蒙出任,我代表皇帝出征,领监军职。

    猎猎战旗翻卷飘扬,铮铮宣言动魄惊心。

    十万铁骑中一位带着青铜面具的将领,还有一个骑着汗血宝马的小孩儿。青铜面具是履行不见面的承诺,小P孩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黏上的。刘彻苦笑着说早知此法可行,他也效法之,可惜有人早他一步,他的母亲王太后,所以屈服的人是他。

    我与小霍两个从头到脚一身戎装,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在点将台誓师之后,滚滚铁蹄声中,东出长安!

    马上回首长安,高高的城门楼上隐见刘彻伫立凝望的身影……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次他肯让我出征,除了激励士气之外,多少带有考验之类的性质:他想知道我是否真的肯为了他、为了大汉而不徇旧情,甚至与心爱的男人战场交锋。不过我还是很感激他,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信任我并委以重任,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监军,相当于军师,“运筹与方寸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嘿嘿,那是张良不是我。不过,也许有幸,能拜张良作师傅呢。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十万铁骑气势磅礴,逶迤蜿蜒一眼看不到尾,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奔腾如狂暴的巨龙,卷起漫天烟尘,迅速向刘阳开拔。

    要上战场了,要打仗了,而对手是他!

    强行压下那股突涌上来的悲伤,我抖动缰绳,随着汹涌如潮的大军迎向将来的结局。

    刘阳城山雨欲来的形势,并未因多出十万大军外加一个皇后而有所改变。唯一让我觉得自己还有用处的是,皇后的到来的确鼓舞了士气。

    弹药送上了前线,随去的还有两千名精于弹药使用的战士,他们要承担教练任务。

    之后的三天,每天我都会到战士们中间去,名符其实地履行着监军的义务,巡查监督之余跟战士们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及演习操练。以一国皇后之尊这么礼贤下士,无形中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

    韩安国对于我带来的东西十分感兴趣,但为免浪费资源,大家训练的时候都不能用真的弹药,而只有重量相等的木棒代替。战士们亲眼看见那不起眼的手榴弹、地雷的威力后,士气空前高涨,更对于平时拿着木棍练习投掷这种看起来十分滑稽的操练充满了热情,各个争先恐后,比谁掷得更远。

    荥阳陷落,晏七行整饬军队后,竟迟迟未向刘阳进犯,好像特意留给我们时间来备战一样,但是战争如此的残酷,这种设想当然不会成立。韩安国派人前往王恢与窦婴处,要他们密切观察敌情,小心敌人的突然袭击。(韩安国这个人,照史书上的记载,真的很不让人喜欢。可是这次来刘阳,亲眼看见他的能力智慧确有过人之处,并且凡事亲力亲为,饮食起居跟将士们完全一样,治军严谨直逼细枊军,对他的印象就此改观。)

    结果当天晚上,叛军果然突袭而至,幸好窦婴早作好了准备,设在大峪的伏兵尽出,利用滚石、木头、火箭成功反偷袭,撤退到巩县。这是开战以来汉军第一次胜利,虽然只是小胜,但却大大激励了士气,让大家看到有着火枪火炮装备精良的叛军,并非战无不胜的神话。

    古代的通讯不发达,别的战区战况如何我们没办法在第一时间得知,常常是仗打完三四天后,这边能得到战报就不错了。刘阳与巩县军营距离较近,接到战报也是第二天的事。而一天之后,叛军的先锋部队进攻巩县,领军的是雷被。

    这一次,送上去的弹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叛军依仗火炮的优势,攻城掠地虽说不上如探囊取物,可最后总是一边倒,这次在小小的巩县居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窦婴居然利用甩石机那种远距离重投设备,把炸药包投到了攻城敌军中,再加上手雷手榴弹,叛军猝不及防立刻陷入混乱,窦婴乘机出击,大败雷被军。叛军损失七千余人马,伤者不计其数。

    回过味儿来的雷被不甘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