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战局,绝不会让刘阳落入敌人手里。但这种空头支票实在不能尽信,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危机之中寻找转机。从前看三国演义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只要他一皱眉头计上心来,什么战事都能稳操胜券。但经历真实的战事才发现,谋略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实力作基础,它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钱、兵力、武器、准确的情报及谋略,永远是战争的主题。
而我们,差只差在武器上。
武器,武器……
皇帝跟朝臣们围着军事地图对于韩安国的新战略各抒己见,我这个门外汉根本插不上口,只有听的份儿。正谈着,韩嫣行色匆匆地从外面进来,伏在刘彻耳边说了什么,刘彻听了一脸喜色,望向我。
韩嫣得意地说:“皇后娘娘,臣报您个天大的好消息。”
果然是天大的好消息,那个甭管是不是卫青的卧底,竟然真的将叛军兵工厂的详细地址弄来了————寿春、淮阴、颖阳。如今这三处都在叛军势力范围内,其中以寿春的规模最大。
我对汉朝的疆域不熟,完全靠韩嫣的讲解,看不出这小子还有些军事头脑,讲起的地形要略来头头是道,加上情报上得来的各城的兵力布署,加上刘阳方面的情况,初步做了如下计划:
支持韩安国的布署:大会战地点重新设定在刘阳。窦婴与王恢均兵力,一个驻扎刘阳正侧前方的巩县,此为叛军进攻刘阳必经之路。另派一路军在大峪设伏,饲机而动。刘阳战事一定,若成,则全盘扭转战局;若败,则全线退到武关,力保长安,以图后事。王恢率兵南下淮水,再度全力出击绝叛军粮道。
端掉叛军兵工厂。寿春是叛军势力中心,先弃之不顾,重点放在淮阴与颖阳,淮阴兵力较弱,遣舟师沿淮水南下佯攻淮泗,同时另派精锐暗渡陈仓设法进入淮阴城,不惜一切代价炸毁兵工厂及军火库。另一个离长安最近,戒备最严,预计只能强攻,即便强攻不下,也可借此吸引晏七行军部分军力,减轻刘阳的压力。若汉军行动迅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配以新制火药利器,颖阳未必不克。当然如能智取更好,这就看带兵将领的头脑了。
韩嫣领了淮阴的差事,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心里一动,想到那些石油,一个主意渐渐在心底形成。
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刘彻执意要亲征刘阳。把亲征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眼神儿却不知不觉地向我这边儿瞟,瞟得我疑窦丛生。瞧他那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说什么鼓励士气,根本就是想去打仗,或者,还有晏七行的原因?不会的,我暗暗摇头。身为皇帝,不可能这么任性。
最后,大臣们还是拗不过皇帝,屈服了。
回到金华殿,刘彻为即将来临的大战而兴奋着,连憔悴的脸孔看起来都有了光彩。
我兜儿头泼盆冷水说:“陛下,无论如何,你不能去刘阳。”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他拿出皇帝的派头来压我。
我耐心地劝着他:“为了陛下的安危着想,你真的不能去。俗话不是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嘛。”
他扭过头来看着我,又是奇怪的眼神儿。要糟!
果然,下一秒他就冷下脸来说:“你,不想朕跟晏七行对敌?”翻脸还真比翻书还快。
我翻了下白眼讥诮道:“想,我就是特虚荣一女的,特想有男人为我打个头破血流,那才能证明我的魅力不是?好心赚个驴肝肺。去吧去吧,我还不拦着您了。”
从来没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冷不丁儿地被一顿抢白,再加大半听不懂,刘彻有些发怔。
我苦笑一下,缓和了口气说:“对不起,我是心里着急。这件事搞成这样,我要负大部分责任,与其让陛下冒险,还不如我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说着心里火热起来,几步走到他身旁热切地说:“陛下,我去吧,不就是鼓励士气吗?我是大汉皇后,我替您去不是一样吗?”
“不行。”这次换他断然否决。
“为什么?”我提高了声音。“要说打仗,我比陛下有经验,而且论武功身手,整个大汉国也是数一数二,更重要的是,我懂得怎么随机应变地使用新式武器。这样看来还真没有人比我更适合了。陛下,我去吧。”
刘彻望着我面沉似水,目光闪烁不定。
“不要想他。”我垮下脸来。
刘彻拧起眉:“你知道朕在想何人?”
“不就晏七行吗?”我转身坐到床塌上,心里赌得慌。“陛下是担心我对他旧情难忘下不去手,还是怕我临阵倒戈助纣为虐?”
“你会吗?”他认真的问。
“不会。”我很肯定,直视着他的眼睛,想让他看到我的真诚。
叹了口气,他坐到我身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