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半边莲、毛冬瓜、开口剑、 四叶对、 金锁匙 、青木香,另加新鲜的七叶一枝花,若将这十三种药采齐了,熬成汤喝下,将药渣敷在伤口上,即可解。”
世安大惊:“啊?这么多药,这么大的山,我们去哪里寻这十三种药?即便采齐了,既无锅又无火,如何熬药?”
老者笑道:“巧了,我刚从山上来,在这半山腰有两个童子正在卖这种药,都熬好了,热腾腾的,你们速去,也许还能向他们讨一点,晚了,你家将军性命难保。”
世安大喜:“多谢老丈指点,敢问半山腰离此多远?”
老者道:“距此三十里,你家将军病情严重,你们须半个时辰内赶去,否则……”老者说完,轻轻地摇头。
世安将牙一咬,狠道:“不妨事,莫要说三十里,就是三百里,我也要背着去。”
四个卫士跑了回来,失望地摇摇头道:“是一座空房,里面无人居住。”
世安道:“无妨,这位老丈说山上有药,我这就去,来,你们将将军扶到我肩上来。”
老者颔首赞许,一边呵呵地笑,一边钻进树林里,复又高歌起来: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休。
世安背上唐海,仰头望了望高耸挺拔的五指山,知道时不我待,咬了咬牙,运足力气,拔腿就跑,黄依等五人随后紧跟。
那山路崎岖,陡峭,世安跑了片刻,就将黄依等五人远远抛在了后面。时正骄阳似火,世安汗湿全身,却不敢稍有停顿。
“好兄弟,放我下来休息一会,人之生死,听天由命,岂可强求,”唐海虽然昏昏沉沉,却能感知世安已经累得不行了。
世安知道半个时辰要走这二十里的上坡山路,不容自己稍停片刻,乃道:“大哥放心,世安就算是跑死在这五指山中,也要治好大哥的箭伤。”
“兄弟,大哥带你离京,唾手可得的富贵没了,举手可摘的功名没了,你不记恨大哥吧?”
“大哥说哪里话,世安岂是贪名图利之人!”
“那就好……”唐海热泪盈眶,有好兄弟如此,纵然死在这五指山中,也值了。
世安狂奔不止,快至半山腰时,忽见一男一女两童子提着竹篮从山上走下来,男童驻足问道:“你二人可是中箭求治的将军?”
世安停下来,气虚呼呼,回道:“是,我家将军中了箭伤,你二人可是半山腰卖药的童子?”
男童道:“正是,你将病人放下。”
世安放下唐海,让他坐在阴凉的石板上。
只见那男女二童查了伤情,涂了药,用刀先断箭杆,再挖出箭矢,挤出毒液,复敷上药,用布包扎好,又叫唐海喝下一碗汤汁,道:“将军回去静养几日,箭伤便可痊愈。”
唐海一直感到肩部麻木,手足无力,头晕欲吐,经这男女二童一番处理,顿感舒畅了许多,乃道:“多谢二位救命之恩。”
女童责怪世安道:“你家将军分明有病求医,却也不知快些上山来,一路上磨磨蹭蹭地,就不知道耽误久了要出人命的么?”
唐海歉意道:“山高路陡,故而迟缓,幸好我这兄弟一身的绝世武艺,不然,背着我这个百余斤重的身躯,如何走得这么快。”
女童朝着男童咯咯地笑道:“真好笑,他走路若蝼蚁一般,爬这点山路都气虚踹踹地,还夸说什么一身绝世武艺,也不知害羞。”
唐海和世安听了呵呵地笑,童言无忌,煞是可爱。
“二位小童,你们叫什么名字,”唐海笑吟吟地问。
男童道:“我叫王垚,这是妹妹王洛苗。”
“好,我记住了,你家住哪里,唐海改日来谢。”
女童抢着道:“师父说了,治病救人,不可受谢。”
唐海大为诧异:“师父?师父叫什么名字呀?”
男童道:“将军恕罪,师父从来不许我们说出他的名号。”
唐海与世安相视一望,唐海笑道:“唐海并非恶人,对我说说何妨?”
男童摇摇头,坚持不肯透漏师名,只是道:“请将军恕罪。”说完就收拾竹篮,要与妹妹走了。
世安拦住道:“呵呵,小家伙还很听师父的话嘛,你告诉我师父叫什么,我明日上山相访,给你带城里的糖果来吃。”
女童生气了,道:“你们好奇怪,非要问,怎么见我师父时自己不问,却要在此为难我哥哥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