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六百二十二章 欺负朱高炽(2/5)

制土地兼并,保障人人有田耕种,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共识。

    那么在工业社会中。

    控制资本,降低人均财富差距,同样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手段,本质上,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资本社会都是做的一样的事情。

    只不过对象不一样,手腕也不一样。

    换汤不换药。

    “一个国家。”

    “诞生之初,常常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开拓,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属于农业发展,虽然也会有土地兼并,但是因为盘子大,所以危害不大。”

    “当下也是如此。”

    “大明的生产力从推动工业化开始,有了大踏步的进展,工业的发展,虽然资本的成长也很快,可社会经济总量也在发展,所以危害也不大。”

    “无论两者有何不同,当土地兼并的速度,超过了社会生产力,又或者资本成长的速度,超过了社会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那么就是老百姓的人均资源变少了。”

    “前者是老百姓无地可种,吃不饱饭;后者是百姓越来越困苦,收入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沦为贫困,乃至吃不饱饭。”

    “吃不饱饭的代价,最后带来的就是社会的动乱。”

    朱高炽知道。

    自己推动的遗产税,因为是全新的改革,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事情,唯独宋朝,有关于旁户之家继承绝户遗产的税收,征税方面比较狭窄,与自己当下推动的遗产税法有巨大的差别。

    可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

    后世市场经济也只发展了三十年,虽然没有正式的遗产税,实际上已经有了许多潜在的方式,并且也呼之欲出。

    大明当下工业发展了十余年。

    传统乡绅转变的资本,在发展的效率上,并不比中西方近代的资本家要慢,反而因为大明的庞大和影响力,犹如澳洲没有天敌的兔子。

    朱高炽很确定。

    自己不能从无到有的把遗产税推动出来。

    那么下一代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人,是绝对不会从无到有,下一代多半也没有这样的威望,带来的就是需要经历社会发展的阵痛。

    熬了过去,并且加以改进,就会继续发展。

    熬不过去。

    那么社会的动乱,又会是一场王朝周期的循环而已。

    汉朝。

    唐朝。

    都是周边无敌的存在,在他们的世界里,犹如现在的大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技术在汉朝和唐朝可以散布出去。

    大明的技术同样也会散布出去。

    英国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决定哪家军阀掌握话语权,才多少年的时间,已经在中国面前已经没有了资格来指手画脚。

    为什么东亚被称为怪物房。

    为什么中国古代周边的势力能往西边开拓,成为西方人口中的上帝之鞭等等。

    因为中国古代的文明强盛辉煌,必然会散播出去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周边势力的发展,所以中国古代周边的势力经常很强大。

    同样的道理,现在的大明有多强大,几十年后的周边势力,同样会强大起来,至少在别的地区眼里是如此。

    无论出于国势的考虑,还是以民为本的社会理念。

    对于遗产税法。

    将会是绝对要推动的事情,对国家和老百姓是利好的消息。

    锦衣卫也需要改革。

    锦衣卫也是很重要的势力。

    朱高炽认真说道。

    听完太子殿下的讲解,纪纲心中才有了初步的认知。

    原来不只是杀富济贫的粗浅表现。

    纪纲叹道:“臣已经明白太子殿下的想法,既然权贵们都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代代降级,控制权力,难道资本比权贵还要厉害,还能不接受吗?”

    “不一定。”

    朱高炽忍不住笑了出来。

    权贵有时候,还真不如资本好对付。

    后世还未发展起来的时候,不光是经济的落后,还有其余方面的落后,包括认知上的落后。

    西方国家慈善机构大行其道。

    很长的一段时间,被人们用来感叹,说西方社会多么仁爱多么如何如何。

    后来自身经济发展起来了,许多方面的认知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恍然大悟,什么扯犊子的慈善机构,无非是资本家躲避遗产税的手段而已。

    政治家不知道资本家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