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青梅

114 恰如兄台这般,将来必成大事(1/5)

    秦妄摇着折扇,忽觉一道探究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他笑了笑,开口道:“请府衙开堂,抓住钱庄老板,还百姓们一个公道。”

    声音不大不小,也未有起伏波澜,传入百姓耳中,恰似无意穿堂风,孤倨引山洪。

    不知谁起了个头,将他的话重复了一遍,众人纷纷高喊:

    “请府衙开堂,抓住钱庄老板,还我们一个公道!”

    许是想起那白白失去的银钱,百姓们越喊越激愤,有的甚至开始推搡府兵。

    府兵虽配着刀,可也不敢伤了百姓,两方势力对阵,因着人数稀少,很快落得下风。

    场面一度混乱。

    秦刀趁机绕过身前的府兵,拿起鼓槌,重重地敲击在堂鼓上!

    咚,咚,咚!

    每一声,皆铿锵有力。

    那府兵反应过来,慌忙拔出佩刀指向他,“刁民,快停下!你可知击鼓之人要受二十下杀威棒?就算你不怕,也不要连累了我们官兵!知州大人今日不在府衙,你若现在离去,我还能放你一马!”

    森寒刀刃在前,秦刀面不改色,只重复着击鼓的动作。

    很快,这声响便引来了府衙里的人。

    朱门缓缓打开,两列府兵冲出来,一左一右地立在门前。

    这些府兵,明显比之前看门的那批人更加训练有素,百姓们心生惧意,呼喊声渐渐小了下去,直至归于平息。

    静默中,唯剩那不曾间断的击鼓之声。

    “何人击鼓?”

    府衙庭院中,传出一道男声。

    谢锦词探着头去瞄,瞧见一位紫袍男子大步走出来,清俊的脸容上,双目狡黠精明。

    那位刀已出鞘的府兵愣了愣,连忙收刀跪下,惶恐道:“二公子,您怎么出来了?不过是刁民闹事,交给属下们处理便好,怎劳您……”

    “堂堂府兵,却对着百姓擅动兵器,你且自行下去领罚吧。”

    “二公子,这……”

    “我不想重复第二遍。”

    “是!”

    府兵咬了咬牙,掩去眸中不甘,快步走进府衙。

    大公子赵楚阳在世的时候,颇为器重他,别说是拿刀指着百姓,就算是杀了人,大公子都会夸一句做得好。

    他何时受过这般责罚?

    若不是大公子惨死街头,知州大人再无嫡子,不得不重新培养继承人,这里哪有二公子指手画脚的份儿?

    一个贱婢所生的庶子,还真把自己当成名正言顺的嫡公子了?

    赵继水盯着他的背影,一字一句补充道:“除了领罚,再扣你三个月俸禄,降职一级。”

    府兵身子一僵,走得更快了些。

    赵继水低嗤一声,转向秦刀,“你是何人?击鼓为了何事?”

    秦刀朝他抱拳,清晰明确地将来意说了一遍。

    “秦刀……可是浔水帮那位双刀十八爷?”

    赵继水不动声色地打量他。

    秦刀皱了下眉,“赵二公子说笑了,草民已多年不用双刀,如今不过是浔水帮受雇的杂役。”

    赵继水看了他半晌,笑道:“罢了,不过是个名号。今日之事,我自有决断,合盛钱庄欠下的银钱,皆由府衙归还,至于那卷钱逃跑的钱庄老板,我也定会派人追捕。”

    说着,他对一旁的府兵使了个眼色,府兵立即取来银钱,组织百姓排成队列,凭借存钱的字据依次取钱。

    领完钱,众人紧绷的神色终是舒展。

    他们感恩戴德地谢过赵继水,欢欢喜喜地捧着银子离开。

    自始至终,无一人对立在府衙门口,自发为他们出头,带领着他们前来报官的秦刀,言过一句谢。

    人群散尽,长街露出原本森严庄重的面容。

    秦刀微微一笑,对赵继水道:“赵二公子心善,草民感激不尽,只那银钱终归是钱庄老板欠下的,还望公子早日将其捉拿归案,秉公严惩!”

    赵继水应得坦然:“是这个理,府衙一心为民,绝不会姑息作奸犯科之人。”

    他见秦刀没有要走的意思,不禁扬眉,“对了,你好像还没有领银子,且拿上字据随我来,我亲自归还你。”

    “草民并未在钱庄存钱。”

    秦刀朗声,“公堂之外,击鼓鸣冤之人须受杀威棒,以证自清,草民既击了鼓,便应受下这顿刑法。”

    赵继水颇有几分意外,“为了一桩与你毫无关系的事,你却甘愿受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