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书友闲聊:文人和武人(3/5)

>    注定了,这样的人其实是一剂毒药。放哪里,都是毒药。

    观念害人啊。

    钱在哪里书友回应:

    罗,想事情要往深层次的想,别看字面文章。

    豹子是一员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但他就可以因为打了胜仗而对朝廷的命令指手画脚了吗?那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也会有样学样的,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样的话,朝廷的威信就没了,大汉的凝聚力也没了,谁会相信这样没安全感的朝廷,既然大将军的话管用,以后有事情就直接报到大将军那里去算了,反正朝廷也听大将军的。

    还有你说的长公主。长公主在小皇帝没正式即位前,是文人和武人共同推举出来摄政的,具有法律效应的。长公主就是天子的代表,现在不听长公主的话,将来这些武人的翅膀更硬时,他们还会听天子的话吗?

    “你说天子只要李弘听他的话就行了”。罗,这么幼稚的一句话我真想不到会从你的嘴里蹦出来。

    中兴大业?什么是“中兴大业”?安定繁荣,没有战乱,老百姓不用背井离乡,社会稳步发展,这大概就是中兴大业了吧。那么这些又是建立在有个强势的政府基础上的。

    现在朝廷政令都签发不出去,“中兴大业”就是一个笑话。

    罗兰_死亡骑士的回答:

    豹子是一员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但他就可以因为打了胜仗而对朝廷的命令指手画脚了吗?那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也会有样学样的,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

    这里请注意:中兴之策一直都是他提出来,别人执行来的!!所以一开始,他就不仅仅是将军,他更是一个决策者。他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位置。你想想吧。

    长公主摄政?这个说法才是错误的。长公主只是皇权的一个暂定代表而已。说白了,中兴之策不是她拟定,也不是她执行的……

    “你说天子只要李弘听他的话就行了”。罗,这么幼稚的一句话我真想不到会从你的嘴里蹦出来。

    ——————————————————————————

    这不是幼稚。这是看到事情真相背后的明智。

    因为你不相信,也得相信。

    这个不会变成事实,那么天子肯定早晚要被废了。不承认,乱来,只会自寻死路。

    相信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中兴大业?什么是“中兴大业”?安定繁荣,没有战乱,老百姓不用背井离乡,社会稳步发展,这大概就是中兴大业了吧。那么这些又是建立在有个强势的政府基础上的。

    现在朝廷政令都签发不出去,“中兴大业”就是一个笑话。

    ————————————————————————————

    朝廷的政令?

    长公主说的一句话就是政令了?

    蔡丞相说的一句话就是政令了?

    按道理来说,也按体制上的惯例来说,这个朝廷的执政者是大司马大将军(前朝的霍光)。

    而不是长公主和蔡丞相之流。

    所以他们的命令,不代表朝廷的政令。

    而且,往白了说。

    这次军队闹事的原因,就是因为长公主和蔡丞相要求武将不得干政……

    而长公主和蔡丞相自己的白痴决定,让各方面势力都极其不满

    即使没有张燕,也会有其他人出来的。

    只不过就是张燕他们最单纯,最没势力。和豹子一样,在她们的白痴决定下注定要死的人……

    所以说白了,这次的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只不过是武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被无理剥夺,引发的缺乏制衡,从而出现白痴政令……

    说白了,还是因为缺乏武将在朝廷上参政议政和制衡

    三公出的决议,才是政令。

    在出大司马大将军的时候,依据前朝来说,在天子成年前,大司马大将军发布的才算政令……

    武人参政议政是必须而且肯定的。

    即使他们只是站桩,不表态。

    因为这样,即使出了什么对军队不利的决策,军队出事,也有他们扛着。

    要知道军队出事,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真是“宝刀一出,不见血不还”啊。

    当然了,武人在朝廷上的某些权力也确实需要限制,但是这个限制,怎么限制,是一个很深奥的学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