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一家小酒馆,是作生意的,有些积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很强,“士农工商”,商人社会地位还不如手工业者,通过读书学习,商就能变成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士。唐广德心想我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好好读书,辛苦做生意,我是挣钱的,人家是上门收钱的,如今也攒了点钱,得供儿子学习,将来也弄个公务员当当,有钱有势、光宗耀祖。
唐寅还算争气,十六岁考了苏州府试第一名,有了秀才身份,跟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电影里叫“江南四大才子”。唐寅十八岁成亲,作为读书人“修身、齐家”都完成了,就等着“治国、平天下”。
谁知道唐伯虎二十四岁本命年一过,他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突变。这一年他父亲去世,不久他的母亲也走了,死神却没有走,接着唐寅的妹妹病死,真是一天比一天惨。最后妻子难产,把肚里的孩子一起带走了。唐伯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停的办葬礼,办到家里只剩他和弟弟唐申,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说,谁敢比他惨啊!可惨的还在后头。
亲人相继去世,生活孤独、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守孝期间潜心读书,准备科考。守孝期满又续娶了老婆,眼看乡试就要举行,唐伯虎又出事儿了。乡试之前还有一场资格审核考试,合格者才能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唐寅在资格审核考试期间跟朋友喝酒嫖妓,被人告发,提学御史取消了唐寅的乡试资格。
后因苏州知府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唐伯虎朋友文徵明的父亲文林等人为唐寅求情,他才有机会参加乡试。二十八岁的唐寅考了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应天府统辖南直隶,相当于现在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的高考第一。人生大起大落来的太快,真是春风吹又生啊!
唐解元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放纵生活,老婆劝,他不听,老婆又怕他将来当了大官,三妻四妾不要自己,毕竟能有好的物质生活也是一辈子,就忍气吞声,不敢再劝。他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也来规劝,祝枝山对唐寅说,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也劝他,他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绝交。
唐解元春风得意马蹄疾,进京参加会试,从苏州往北走,路过无锡,到了江阴。有个乡试考场上认识的人请他吃喝玩乐,那个人叫徐经,他夸唐伯虎文**华,乡试中了解元、会试必定中会元,还要跟唐伯虎结伴而行。
唐伯虎当然高兴啊!徐经跟刚说过的倪瓒出身差不多,也是富N代,家里建有“万卷楼”,各种典籍、名家名作都有,徐家不仅在江阴有钱有势,在京城也有很多亲朋故旧,有徐经跟着,吃喝玩乐有徐公子买单,不但省了路费,还能结交不少人脉关系。
如今,读书的学生上名牌学校,除了有利于学本事,还可能接触到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在未来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得到同学的帮助。唐伯虎当然明白这一点,但是,有利就有害,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二场突变。
二人一进京城,除了花天酒地,其余时间,徐经就拉着唐伯虎到名人、大官和监考老师家拜访,徐经财大气粗,坐的宝马,送的厚礼,排场很大。会试结束,整个京城盛传“江阴富豪徐经花钱买了考题”,乃至整个顺天府无人不知。
朝廷下令严查,唐寅跟着徐经进了大牢。查来查去,最后,由大学士李东阳进行复审,证据不足,人从牢里放出来。因为唐寅、徐经乡试中了举人,这一次贬为小吏,当官就别想了,二人终身禁考!
徐经回家闭门读书,明孝宗死后,徐经盼望新天子大赦天下,希望再次参加科举。他说最近读《史记》,发现司马迁太伟大了,也要学司马迁到全国各地去走访,然后回家著书立说。就北上顺天府,其实是想打探自己还能不能参加科举。结果又恨又病,死在京城,三十五岁。他的后代徐霞客真是超级驴友,足迹遍及如今的21个省、市、自治区,《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让唐寅当小吏,他深以为耻坚决不干,也回苏州老家,老婆爆发了,唐伯虎一看,不让我上床,还想先下手为强,在被甩之前,他先甩了老婆,休妻。两省一市第一名被终身禁考,老婆也跑了,唐寅受不了邻居们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就到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旅游了一大圈。
两年后托着病体回家,他弟弟唐申请来大夫,为他治疗了半年多,病情才有所好转,他又去吃喝玩乐。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弟弟,身体好点了,自己不知道爱惜,万一再病倒了,弟弟不管不问也难免外人笑话,于是,兄弟分了家,各过各的。
唐寅也放下了可怜的自尊,在苏州卖字画,有了钱就纵情于酒色。他发现正常的画画,来钱太慢,阳春白雪没有那么多高雅人士欣赏。刘备刘皇叔到可以考虑,但识字的人不多,写黄书的不少。想来想去,不如画小黄画,男女裸体一画出来,识字不识字都能看懂。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深入分析目标客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