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276章鹰和鹰的较量(3/5)

嘴里还套着牙套的法夫尼尔上尉有些得意地在心里哼着海军航空兵学校的“征兵广告台词”。返回国内修整的日子里,他这位海军的王牌飞行员。驾驶着最新装备的HE112F型战斗机到空军的地盘上去“踢馆砸场”。

    在基尔,法夫尼尔驾驶着最新式HE112F型,和空军那边的王牌飞行加兰德驾驶着的HE100C型,进行了多次的模拟空战,最后法夫尼尔上尉以极无耻的方式获得了空战的胜利。

    胜利的原因,不是他在六点钟方向长时间咬死对手取得“击坠”。而是对手没有油了!

    航空技术发展到现在,从HE112发展出来的HE100战斗机,如今其性能和HE112相比,已有了不小的区别。

    HE100,从一开始就定性为前线战斗机,是空优型格斗战斗机,为了获得更高的推重比以取得更大的爬升率,该机载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装备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航程为700公里——比起历史上同期仅有600公里航程的BF109E型,这种航程已经够让空军泪流满面了。

    HE100从一开始使用的就是奔驰公司生产的DB601系列液冷式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和历史上的同期产品相比相差无几:使用燃油直喷系统,而且没有安装中冷器。

    二战德国的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其在点亮科技树上,也走过不少的弯路。

    就二战的技术来说,燃油直喷系统无比先进,却过于先进了。带来的好处是做负G机动时飞机不会断油。同等条件下,其发动机马力比使用传统的浮子化油器大百分十到十五。

    这个系统也是后世无数“德棍”YY德国武器多么先进的高氵朝点之一。但那些德棍们却忽视了一件事:其实同时代英美也有类似的技术。甚至这个技术本身就是德国从美国引进的。

    而燃油直喷系统也有一堆的不足之处:燃油直喷技术,其实是要发展六十年代后的“电喷”时代后,才敢说真正地成熟。过早的使用这种技术,最大的不足就是会极不省油,富油燃烧问题过度严重(就是燃烧不完全的意思),同时会造成一个极恶劣的后果:火花塞结焦。

    历史上1943年后。德国国内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停滞不前了接近两年,最大的因素就是被火花塞结焦这个问题折腾得死去活来。一直战败为止,德国的战斗机始终都无法用上2000马力的发动机,而这个因子其实早在他们使燃油直喷供油系统时就种下了——而同一时期,英美方面一大票的两千马力甚至两千五百马力的战斗机早就满天飞了。

    加上德国的DB601发动机始终没有设置中冷器。这个缺陷导致气缸气压上不去,燃烧室进气量不足的问题配合过度倾向富油燃烧,更令火火塞结焦的毛病雪上加霜。

    在穿越前,林汉在“空军之翼”的论坛上,看到过一个ID名为“GLEN”的军迷发烧友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受其影响,非常清楚德国发动机开始过程所走的各种弯路和错误。

    不过在穿越后,在DB601发动机的的开发过程中,他却没有过早地纠正这个错误。

    在林汉看来,使用一些“歪招”,某些特定的技术,在特定的时间,是可以取得不小的成功。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时代变化了,技术进步了,相关的观念也要及时进行转变。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他们能准确地把握好“观念”转变的节点。

    早期型的DB601发动机系列,马力接近时,其重量和同时代的英国梅林发动机相比,重量要轻了近两百公斤——这份重量恰好来自于中冷器。在燃烧室进气压不大的情况下,使用燃油直喷系统的DB601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比重量更重的梅林要有优势。当然,这份优势随着发动机的燃烧室的进气压越来越大,拥有中冷器优势的梅林后劲十足,很快就赶上前者并反超。

    二者的评价,套用林汉的话:DB601发动机只是开始时靠用“歪招”一时爽。而梅林发动机的升级路线则是后劲十足。

    德国目前的液冷发动机生产商有两家,一家是著名的奔驰公司的奔邓发动机DB系列,另一家则是老牌的发动机生产商JUMO尤莫系列。

    林汉和汉娜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对于奔驰公司的发动机开发,早期他不做干涉,任由他们继续使用“歪招”占小便宜,使用燃油直喷+无中冷器的组合。注重富油燃烧。但在最新的DB601N发动机服役后,林汉就果断地下令停止这个系列的新产品的开发,要求其回归到加装中冷器这条“正道”上来。

    而尤莫公司的JUMO系列,则老实走英国路线。从一开始就是浮子化油器+中冷器的组合。英式梅林发动机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很重贫油燃烧,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极高,后世林汉看军事节目时,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