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

4、国产的意义、标准之争的本质(下)(3/5)

。”

    迎着众人的目光,方年只好无奈的再补充一句:“我个人无所谓,但我需要前沿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纯粹图腾式追求。

    我始终认为,随着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将来整体大环境会越来越困难。”

    “……”

    即便如此,李总还是没放过方年:“既然你对未来抱有一定悲观看法,缘何会对海外产品入内却有较为宽容?”

    方年回答:“这并不矛盾。”

    “还是我之前所说的那句话,只有国货等于没有国货。”

    “从我一个商人的角度,我认为应该被关注的是核心工业产品市占率,关注市占率的同时,注重培养良性竞争市场。”

    “嗯……我有必要清楚表明的是,我所说的核心工业可能与各位领导所认为的真·核心有所区别。”

    “应该这么说,现阶段前沿已经在进行的部分项目在我看来就已经都是核心工业了。”

    说到这里,方年略作斟酌:“我再举个例子。”

    “比如航天科技,我觉得是真·核心,一切都应该毫无商量的掌握在自己手上。”

    有点拗口的解释,但在座的大佬都懂了方年的意思。

    反正就是有一根红线在那里。

    这个话题的讨论在方年坦诚之后,愈发深入。

    方年的发言时间也变得长且反复,主要是在用词上具有大量不确定性和反复。

    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客观描述。

    对国产的意义探究是十分深入的。

    方年也有以前沿董事长的身份表达几个观点。

    依然很简单,相关单位但有所需,前沿必将贡献全部力量,绝对不讲价钱。

    当然,方年也没忘记阐明前沿所需要的相对秘密发展环境。

    在这一点的表述上,引发了满堂大笑,连平书都忍不住笑容满面。

    因为大家都清楚,但凡是某些方年或者前沿有意不公开的项目,最后都是会对全球相关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

    应龙、冰龙两个系列,前沿就是始终没有回报明确进展。

    一出来就是巅峰。

    逼得竞品只能零利润甚至负利润也压垮前沿的市场推广、研发与迭代。

    结果得用方年的口吻来说:让不少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福利。

    至于前沿,态度始终未变。

    方年有足够多的资源与能量,哪怕是只维持前沿系、当康系的相关业务,也足够让这些系列缓慢覆盖研发成本。

    而且,像是应龙,根本就是工信的委托产物,白泽半导体已经投入运营的几条生产线都恨不得都用来生产应龙。

    订单量不知凡几。

    最后……

    方年终究还是提出了一个敏感的观点。

    “据我所知,欧美西方国家均有在不同时期发过购买本国国货的行政令;

    出于我对未来现实的本质恐慌,我曾设想过,咱们是否也应该起码发出购买国货的倡议。”

    这个观点,让会议室安静了片刻。

    李总眉头轻动,语调平缓,道:“是合理的,但应该是不合适的。”

    这话打消了方年的幻想。

    他一下就明白过来,再不提半个字。

    …………

    在长达近一小时的交流之后,话题从国产转向了标准。

    这事情最先是起于前沿关于集成电路行业的相关申请。

    终究也是方年避不开的环节。

    李总坦言:“在越来越多标准技术委员会被申请建立后,国际舆论上是有意的把矛头焦点聚焦于是我们主动挑起的标准争议。”

    这个问题其实是更尖锐的,更本质的。

    没等方年开口,苗为就接过了话头:“标准争执,有愈发被尖锐化的迹象。”

    “想来方总你也知道,欧美地区的行径向来是他们做过,就认为我们也会做同样的事。”

    “……”

    说到这份上了,方年还是很懂的。

    于是,方年笑了:“胡搅蛮缠?”

    “他们从骨子里就是那种卑劣的海盗思想,从基因中就不够强大。

    遇到挑战,最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应对,而是先转移矛盾,再无限扩大。”

    “……”

    “其实如果用他们的逻辑来看待,有关于标准的事情就很简单,洗劫财富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