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

4、国产的意义、标准之争的本质(下)(4/5)

r>
    “若是再扩大化,也是归结于国产化上来,规则框架最终还是要落地的。”

    “……”

    “本质问题其实不是我们身上的,是他们内心太虚弱了,经不起风浪。”

    “可历史是一个环,按照事物动态发展的规律来看,美洲是最经不起风浪的,所以也最心虚。”

    “……”

    说到后面,方年忽然止住话头,几乎是毫无征兆的。

    然后又用了惯用的举例说明。

    “我们前沿的各个实验室跟高校之间的合作比较紧密,我偶尔也会看到一些超前的前瞻性报告;

    具体来说,其实汽车工业是个很好的参照行业;

    国内汽车工业也还算努力,却始终在一个简单的发动机技术上受限,不就是最简单的标准本质?”

    “因为标准,所以受限。”

    “根据一些前瞻性报告,汽车工业的动态发展必然是抛弃内燃机的,至于新的标准该有谁来定义,以本质问题来说,应该由大家共同定义。”

    “哦……对,说起这个汽车工业啊;

    女娲等实验室有个不太大的联合项目,合作单位有比亚迪等,全称太长我也没记住,简称是电动车机体系。”

    “据说进展相当顺利,大有赶超一些率先入行的海外大企之势,如果苗部有需要了解,我让吴伏城去您办公室汇报。”

    “……”

    “差点忘了,还有个小事情,盘古在大数据算法引擎上的研究有点过于深入了,这也得请苗部协调。”

    “……”

    在忽然毫无预兆转移话题后,方年的语调忽然跳脱起来。

    这是方年刻意为之。

    可以理解为方总想要赶紧转移焦点,转移话题,转移矛盾,转移关注,转移一切。

    方年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嘴瓢了。

    一不小心就扯到了不该扯到的领域。

    很可惜,在座的都是千年狐狸,哪个没注意到。

    但是大家在以各种形式来确定平书的神态后,最终十分默契的略过了。

    像是苗为就主动的接过话茬:“电动车机体系的项目,前沿怎么忽然有性趣了?”

    方年认真且详细的解释:“也不是忽然,比亚迪有比较强的工业体系,像是模具之类的,前沿跟比亚迪的合作由来已久,顺带着展开的,女娲实验室毕竟还是有比较强的技术积累。”

    听方年说完,苗为接茬立马问到大数据算法:“大数据算法方面是怎么说?”

    方年吐出几个字:“舆论环编织。”

    “……”

    就着这一点,几个大佬也跟着参与了话题,一个个很有话说的样子。

    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都是围着点屁大的事哔哔赖赖。

    方年更明白。

    但是他也没办法,谁让他提到了一些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其实不能细究的敏感领域。

    倒是说这点屁大的事情,对一些个公知群体的打击是致命的。

    有不少计划因此胎死腹中。

    这些,方年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比如有些公知想要营造一个开倒车的事件。

    以相关单位强推国产化为基准点来带舆论节奏。

    再有就是方年就直接提到过的,买国货等于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节奏。

    本来都会很汹涌。

    只不过很遗憾,现在是信息时代,一切基于网络传播,依托于相关数据技术。

    而盘古在帮助头条的过程中,突破了数据算法引擎的相关技术。

    这就使得相关痕迹很容易被监测。

    有利于网安。

    从大范围的角度来说,是个好事情,最起码吃瓜网民不用受这帮领钱公知的蛊惑。

    “……”

    总之……

    最终,这次会议的结束显得略有些突兀。

    原计划的时间窗口是3小时,刚好是晚饭点,一起吃个饭。

    最终提前了差不多一小时结束。

    在离开会议室时,方年都不知道这次从与会人员上规格并不低的会议,其实是13·5、2030远景目标的前瞻性思考等相关纲要的前期讨论。

    这也是教育口的袁部在相关事务之后离席的因素。

    而方年是唯一一个被邀请的编外人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