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这个人如果细讲,三、五个小时也说不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拓展阅读。因为他跟贾宝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就拿他跟贾宝玉对比着说,希望能对大家理解《红楼梦》第一男主角有所帮助。
首先,两人出身相似。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在隋末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温氏家族深得李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温庭筠祖上是娶过公主的,显赫一时。随着时光的流淌,皇位传承、权力过渡,当初既富又贵的温家逐步衰败。
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温庭筠生于山西太原。正值家族衰微日落西山之际,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在家族帮扶下生活。十二岁的时候,温庭筠父亲的好友段文昌升官了,对温家母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并把温庭筠接走跟自己的儿子段成式一块培养教育。
段文昌的官职多次变动,他总是把温庭筠和儿子段成式带在身边读书学习。培养了温庭筠十一年的段文昌去世,丧葬过后,温庭筠想通过科举谋求发展,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告别了必须守孝的段成式离开段家,北上长安,开始了“北漂”生活。
贾宝玉是荣国府第四代,玉字辈,生于家族历经百年的时候。当时贾家文字辈还世袭着官爵,后来姐姐元春被封妃,贾宝玉比温庭筠的情况要好,但是根据贾府八十回后被抄家的情况来看,两个没落贵族出身的公子,家庭大环境是差不多的。
其次,两人的行为有相似。据《旧唐书》里关于温庭筠的记载,说“温飞卿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滈hào之徒,相与饮,酣醉终日”。温庭筠这个人,他以才子自居,蔑视权贵。又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什么人都结交,裴诚、令狐滈hào等都是权贵后代。温庭筠来到长安就把科举考试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的柳永也是这样。我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这时候的温庭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他整天跟狐朋狗友一起玩乐,经常喝醉。
《红楼梦》文本里有两首《西江月》,写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也用来劝诫所有纨绔子弟。贾宝玉极力否定男人的价值,说“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也是实力打脸,他与秦钟、柳湘莲、蒋玉菡是至交好友,这就说明贾宝玉对男性是区别对待的。文本里有描写,贾宝玉跟呆霸王薛蟠,唱小旦的戏子蒋玉菡,权贵后代冯紫英,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混在一起吃喝,跟温飞卿很相似。
我们的湘云妹妹也叫云儿,作者批阅十载,大的改动就有五次,前八十回里留着妓女跟史湘云同名,请大家原谅我又挖了个坑,等读到那一回,我自然有话要说。
第三,两人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旧唐书》记载温飞卿“尤长于诗赋”。温庭筠与令狐滈hào关系好,就经常到令狐滈的家里去玩,令狐滈的老爹是当朝宰相令狐绹。因为皇帝喜欢听歌,还特别喜欢菩萨蛮的曲子,令狐绹就请在娱乐界名气很大的温庭筠代写二十首《菩萨蛮》歌词。一面进献给皇帝,一面告诫温庭筠,不要向外界透露此事,但温庭筠不久就泄密了,弄得当朝宰相很没面子。
不久,唐宣宗作了一首诗,上句里有“金步摇”一词,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对下句,请大家帮忙,结果温庭筠对了“玉条脱”三个字。
“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带头上的。女子走路的时候“步摇”会随着身体一步一摇,仪态万方,很好看。“金步摇”,就是用黄金打造的“步摇”。
“条脱”是古代臂饰,带胳膊上的,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能松能紧。通俗一点说就是连环起来的手镯,形状很像高手削苹果,一直连续不断的苹果皮。“条脱”后来也被称为“钏”,黄金作的叫金钏,玉石用金线穿起来的叫玉钏。《红楼梦》文本里有叫这名字的两位姑娘,金钏是玉钏的姐姐,再挖一个坑,等读到那一回,再说。
温庭筠用“玉条脱”来对“金步摇”,名词对名词,对仗严谨,声调和谐,平仄规范,皇帝很是高兴,重重有赏。宰相令狐绹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就问他。温庭筠就骗令狐绹说出自《南华经》,还说《南华经》并不是冷门的书,相国忙完公务没事的时候也应读一读。
《南华经》就是《庄子》,咱们在第十九集讨论大仁大恶代表人物的时候,说过韩愈,就讲了从魏晋到隋唐,儒家学说是衰退的状态,道家、佛家蓬勃发展。唐明皇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这本道家学说,当时叫《南华真经》,简称《南华经》。言外之意就是这么热门的书,宰相令狐绹都没读过,不学无术啊!
唐代科举考诗赋,需要对仗押韵,考验读书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开考的时候,会给每个考生发三根大蜡烛,蜡烛烧完,要写完包涵八韵的诗。当时写不出来的大有人在,温庭筠应试时,只需简单思考,就能随口写成。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叉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